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22-23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1 . 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大田尧的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
③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④我们应该按规律办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 . 一百年多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这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变与不变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2023-07-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科学家们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时至今日,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却都是正物质,数量极多的反物质去了哪里?随着对反物质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甚至还在实验室制造出了反物质,但目前对反物质的认识仍然只是皮毛。这说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未解之谜
2023-07-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施21年来,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秒5000立方米左右,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这意味着黄河“地上悬河”的历史正在被改写。这表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3年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绝对的
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的神来之作,有人评说其意境全在一个“闹”字上,因为一个“闹”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这就是(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D.方动方静,方静方动
7 .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见证沧桑巨变,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奏响恢弘乐章。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6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的运动变化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23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8 . 2022年11月6日,俄罗斯空天军教堂祭司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瓦西里耶夫不幸在乌克兰前线被弹片击伤,不治身亡,人们认识到神职人员并没有神的力量加持,被击中会像普通人一样倒下,这说明(     
A.世界是物质的
B.物质是相对运动的
C.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利用的
2023-06-23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他们综合分析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玻璃物质的形态、成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发现月球表面频繁遭受陨石及微陨石撞击,导致矿物熔化和快速冷却,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玻璃物质。这项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客观实在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根本属性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屹立于青岛前海一线6000年之久的“石老人”,在2022年的一个雷雨之夜发生坍塌。“石老人”是一座17米高的石柱,因形态酷似一名老人坐在海中而得名,并被赋予老父亲执着守望女儿的凄美传说。其实,它是一种海岸侵蚀地貌,历经千万年风雨海浪“雕琢”而形成,此次坍塌也是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传说让石头成为“有故事”老人,“石老人”源于人们充满想象的头脑
②把海蚀的石柱神话为“石老人”,属于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形象思维
③“石老人”在人们的不舍中“坍塌”,说明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④千万年“雕琢”一朝断裂,证明事物发展变化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