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4-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019·浙江·一模
2 . 《赤壁赋》中写道:“益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运动与静止不可分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11高三上·浙江温州·期中
3 . 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B.事物的运动变化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2021-04-18更新 | 8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姜堰市二中高三上学期学情调查(三)政治卷
4 . 进入2021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广东省河源市和海南省文昌市接连发生级别不同的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2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5 . 2020年10月26-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会论断表明(     
A.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C.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D.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6 .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客观实在”是指(       
①各种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②物质具有的唯一特性
③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④物质具有的固有属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3-23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北斗导航系统、5G、VR、新动能、新思想等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磁带、胶卷、MP3、复读机……逐渐被社会淘汰。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①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②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这表明(       
①世界是不可知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两千多年前,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提出“万物一体,类无贵贱”,告诫我们应当“顺应自然、和於万物”。因此,列子被有些学者称为世界最早的生态伦理学家。列子观点(       
①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③认为平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认为应遵循自然界固有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山,若遇春风,即绿意盎然;若沐夏雨,则郁郁葱葱;若披冬雪,便银装素裹。山在变,亦不变,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沉稳。这体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源泉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相对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2021-01-15更新 | 1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政治试题(合格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