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2-13高二·江苏徐州·期中
1 .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句否认了
A.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016-11-26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南省浏阳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2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运动遵循固有的规律D.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
2016-11-26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南省衡南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014·山东日照·一模
3 .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名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①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③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④天时人事同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1-26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湖南耒阳市一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河南三门峡·阶段练习
4 . 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④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高三学业水平模拟二政治试卷
12-13高三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5 . 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开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上沁出汗珠。突然,听到一声“啪”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秦少游冲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意识是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016-11-26更新 | 5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浏阳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
11-12高二下·江西抚州·期中
名校
7 . 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016-11-26更新 | 5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醴陵市二中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11-12高二·广东·期中
名校
8 .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这一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它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C.否认了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D.是一种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2016-11-21更新 | 88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澧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