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是某同学自己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④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2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③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晴、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后来,突破原始意义而开始具有哲学意义的“阴阳”概念出现在《国语》《左传》中。由此可见(     
①农业生产的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②自然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世界观是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向导
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9次组卷 | 194卷引用: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种“变”和“不变"体现了(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022·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6 . 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清明节,我们祭扫烈士,就是要在抚今追昔中铭记革命先烈事迹,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英烈精神,更加坚定地向未来奋进。清明节祭忠魂表明传统节日(       
①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在静止中保持着自身的存在
④在运动中不断彰显自身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7更新 | 2605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蜀都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典型的高原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柴达术盆地及其周边的广阔区域曾经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猛烈撞击,最终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并且拥有丰富盐类和其他化学元素的盆地。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外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④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物质的,是相对的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6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回答下列小题:

1.2021年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弘扬宪法精神。这是基于(     
①我国法治建设现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推动法治建设中需要重视发挥宪法精神的基础性作用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利用宪法精神的直接现实性推进国家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有诸多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因素。中国古代法律名言“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按耳”一一(明代)张居正,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B.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人们改造世界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D.实践活动需要解放思想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9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浙江嘉兴南湖烟雨中的一艘红船启航,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百年风雨历程。一百年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这体现了(     )
A.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C.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D.规律具有客观性
10 . 抱朴子曰: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B.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C.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D.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
2021-11-25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