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2 . 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逻辑顺序的是(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1-12-05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④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1-11-24更新 | 233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科)
4 .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否认了认识的反复性,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肯定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逻辑顺序的是(     )
①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1-11-14更新 | 29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800年都不曾有过火山爆发的冰岛西南端雷克雅内斯半岛,2021年3月突然裂开了一条长达520—750米的裂缝,熔岩从裂缝中喷出形成一个熔岩喷泉,覆盖了附近约1平方公里的区域。由此可见(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内外部力量不断作用的结果
③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④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市道虎沟乡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利用河滩地、坡耕地因地制宜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光伏发电+农业种植”为一体的农业光伏产业园区,培育种植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该地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②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
④看到了事物运动的条件性,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动,否则罚马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8 .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凡能感动欣赏者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在这里,对“意“与“境“理解合理的是(     
A.诗人的“意“决定具体的“境“
B.具体的“境“是客观的、不变的
C.诗人的“意“是对客观存在的“境“的反映
D.诗人的“意“是世界的本原
2021-11-08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10-11高二·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冠以“新潮”的名称,称之为“时代的发展”。“科学算命”是(       )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0 .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有时令的变化,地有丰富的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作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意思是(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可以改变规律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