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9 道试题
1 . 漫画《一念之差,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告诉我们(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③意识活动能将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④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的价格,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同样一个人与不一样的人在一起会出现不一样的价值,一个人在不一样的平台中价值也不一样。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③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决定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④物的价值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8-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3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7次组卷 | 194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4 .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①飞船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取决于意识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②发挥意识的创造性可以突破制约条件从而实现预定目标
③入轨及对接任务的设定基于对规律的尊重和实践的需要
④三舱(船)组合体交会对接的完成符合其固有运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种“变”和“不变"体现了(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6 . 2021年10月2日以来,山西多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灾。道路被摧毁,房屋被冲塌,车辆被淹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洪灾发生后,山西人民自强不息、与水抗争的号角在山西大地吹响,正验证了“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③物质是客观的,可以脱离运动而存在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46 运动的规律性
7 .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广譬》强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说明(     
①世界上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②人的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敢于发展,勇于创新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韩非子认为,“世异则事异,因时制宜,为治为法”;董仲舒认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两人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实践,是否承认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情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否承认运动,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
D.是否承认真理,是否承认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统一
2022-06-30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4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9 . 《黔南州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按照到2023年和到2025年两个阶段来设定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任务,对全州有农村人口的1355个行政村进行四种类型精准分类,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的原则,从7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小落细落实。黔南州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        
①把握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②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五个新城”建设是上海打造城市空间新格局、在更大的空间体系中寻找“发力突破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五个新城”能否培育起相对独立的竞争力非常重要。新城发力,重在“自立”与“共生”,做大增量、提升自立性,新城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竞争力。“自立”与“共生”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物质与运动的统一C.绝对与相对的统一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22-06-1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