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潍水。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这就是典故“荆人涉潍”的由来。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①要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13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2 .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发展是具有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2016-11-2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政治试卷
13-14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3 . 2018年10月17日凌晨5时许,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派镇加拉村下游7公里处无人区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10月29日10时11分许再次滑坡,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质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11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4 . 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1-26更新 | 97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11高二上·广东东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2016-11-18更新 | 73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上·黑龙江鹤岗·期末
6 . 我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违背了事物是运动的原理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012-02-06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