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3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实渐进推进工作,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然会经历艰难曲折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需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3-05更新 | 7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湖北专版)01
2 . “湿长草,旱生花。”这是兰花对土壤中水分变化的应激反应。利用这一属性,可以通过控水影响兰花生长。兰花开花后,可增加给水,促进兰草营养生长,以积蓄养分;孕育花蕾时,可减少给水,抑制兰花营养生长,促进其生殖生长。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①植物的应激反应与人的意识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成功的实践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
③基于事物的固有属性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和利用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读下图漫画(作者:小林)。该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面对生活中的价值冲突要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②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培养人文精神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4-02-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少子化的新特征,下图是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看出2025年后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完善退休制度,以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变化。这说明(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政策能如实反映时代要求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正确反映存在的思维,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2-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器官供体短缺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为此,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除了人类自身以外的器官供体。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多个课题组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利用胚胎补偿技术,在猪体内成功实现了人源化中肾的异种体内再生。材料表明(     
①矛盾的解决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体器官培育技术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告诉我们(       
①勇于实践是理想变为现实存在的根本路径,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创造出新的辉煌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直面挑战,做好走曲折道路的准备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向最艰难之处攻坚有助于实现远大目标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逐梦前行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3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长雄种水稻和一年生水稻进行杂交培育,把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杆的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了多年生水稻栽培品种。该水稻品种可连续种植3—4年,每年收获2季。这表明(       
①客体属性和功能的变化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认识和利用水稻生长规律,可以造福人类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0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8 . 近年来,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国家水利部根据水量调度工作机制方案建设“引江济太”工程,以丰补枯,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以动治静,抑制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改善流域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引江济太”工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问题,调度方案取得成效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

③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推进太湖流域水治理

④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4-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面对2023年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当前农机防灾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充分预估各类灾害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细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农机防灾减灾预案措施。这体现出(     
①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通知是人脑对存在的客观反映
②人能够把握深藏于极端异常天气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农机防灾救灾工作要把意识活动构建的目标作为出发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大范围实现空间均衡的必然要求。这启示我们(     
①国家水网是基于具有“人化”特点的自在事物联系所建立的综合体系
②推动水资源空间均衡,需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③构建国家水网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
④摸清南北水资源差异,有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