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3 道试题
12-13高三·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1 .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并进行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这些成就
①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     
②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
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5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部分学校高三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2 .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主要体现了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7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三校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3 .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后,幸福是一种状态;今天,我发现,幸福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状态,是一种领悟。”以下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16-11-26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英山县一中高三文综政治试卷13
4 . 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C.意识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既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2016-11-26更新 | 5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下·江西南昌·期中
5 .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5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2010·宁夏银川·二模
6 . 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 获的适时测度……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2016-11-26更新 | 1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10-11高二·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7 . 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回答题。
1.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
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过程表明
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2016-11-26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1高一·湖北武汉·学业考试

8 .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
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
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
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调研测试政治卷
9 . 关于庐山瀑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对该诗句分析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是诗人一种纯主观想象
②“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的使用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798次组卷 | 6卷引用:5.1意识的本质
10 . 漫画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辩证的否定观D.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2016-11-26更新 | 5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模拟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