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23 道试题
1 . 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生育率降低,为防止其影响劳动力增长、扶养老年人负担加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近日,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同时,国务院优化生育政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克服规律的制约
2024-04-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央气象台今年发布我国历史上首个国家级高温红色预警,全国多地气温突破40度,提示各地做好预防,尽量减少高温带来的不适,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能对高温进行红色预警的直接原因是(       
①物质的客观性       ②世界的可知性
③规律的普遍性       ④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2年8月,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材料可以“记住”它以前的物理刺激的历史。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利用,这种材料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的记忆产生巨大影响。这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人们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自从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火了之后,她就走上了神坛,成为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自从谷爱凌坐上私人飞机,在微博上面发布了一条动态,写下“谢谢中国”这四个字后,很多人对她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B.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意识可以摆脱物质的局限创造出新的时代形象
D.来源于实践和时代的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2024-04-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近年来,故宫将历史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比如胶带、彩妆、行李牌……将原本“高冷”形象打造出反差萌,不仅拉进了与年轻一代的距离,同时也让这座走过600载春秋的故宫“返老还童”。这表明(     
A.产品创作过程表明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产品创作表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产品创作的前提条件
D.产品创作要坚持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024-04-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③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密码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 据统计,全球因角膜疾病引起的失明人数多达上千万。某大学研究团队设计并概念验证了一种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它可以模仿眼轮匝肌的收缩,具有保护、触觉感知和光折射功能,为眼睛在光强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供额外的自适应保护,这为治疗因角膜引起的失明提供了极大帮助。这说明(     
①人类的生存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科学研究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科学发展使人类逐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真理超越自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3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氛围。它指导人们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万物循环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这说明人们(     
①能够在节气规律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应该尊重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能够把握节气规律,预见农业生产的变化
④创新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实现了客观符合主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1年7月21日,在西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习近平指出,雅鲁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要以保护为主,保护住这一块“净土”,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说明(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③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④正确认识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政治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