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生理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开起来大而美丽。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敬称“昙花一现”。如今,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倒昼夜”的科学办法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花,满足了赏花者白天宽花的需求。上述现象体现意味着(     
①昙花独特的开花方式说明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具体特性
②昙花可以依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有意识地调控开花时间
③园艺学家采用科学的办法改变了昙花的生长规律
④园艺学家能够充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赏花者的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4更新 | 245次组卷 | 52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限时练》2.1 世界的物质性
2 . 医学’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最终患者脑内的神经细胞“默默”萎缩甚至死亡从而导致记忆、语言、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观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他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纸’。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它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观的信息。”


(1)结合意识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观点的理解。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2)结合材料二,从意识的本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的认识。
2021-12-1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课课练(统编2019必修4):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4 .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以高级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这种机器人不仅可以模仿人的一举一动和面部表情,甚至拥有灵敏的反映能力,能够与人进行正常交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人工智能的控制中心具有和人脑一样的意识功能
②人工智能与人已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③人工智能具备自我意识功能
④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08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5.2意识的作用
5 . 古人对时间的流逝有多种多样的描述。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中写道“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这说明(     
A.时间会因个体的感觉发生变化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意识是认识主体的纯主观感受
6 . 某研究人员曾声称.他们在研究一些有警戒色并且有刺的植物时,发现了植物能自动模仿动物的现象。这种植物能够自己生长出一些看起来像真硬刺一样的假刺,让食草动物不感兴趣,从而保护自己。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     
A.一切生命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
B.对环境的能动反映是一切生命物质所固有的
C.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D.客观环境影响生命物质对外界的分析和判断
2021-12-04更新 | 354次组卷 | 6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5.1意识的本质
7 . 梦从哪里来?为何我们的大脑能够每夜毫不费力地生成故事和图片?在长达五年的实验中,科学家借助高密度脑电图等仪器,探究了睡眠期间的大脑活动,从而确定了负责产生梦境的大脑区域——称为“后皮质热区”的大脑后侧区域。这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梦境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
③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④梦境与现实中的事物总能一一对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2-01更新 | 367次组卷 | 7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5.1意识的本质
8 . 中国乡村旅游形象标识,是由乡村的“乡”字抽象化处理演变成中国乡村旅游品牌的视觉形象。通过汉字“乡”的抽象化演变,既像乡间的小河流水蜿蜒潺潺、轻松欢快,又像乡村的秧歌舞动、自由奔放、恣意洒脱。中国乡村旅游形象标识的设计体现(     
A.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
B.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大脑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标识的设计源于人们对乡村丰富的认识
2021-11-30更新 | 317次组卷 | 7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5.1意识的本质
9 . 2021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在重庆璧山开通。云巴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了“智慧城轨大脑”,能够全局感知、全局协同,搭建出能自主感知、科学分析和智能决策的核心算法模型,实现更准确的分析研判、更智慧的综合调度,给百姓带来安全、智能、高效的出行体验。下列对“智慧城轨大脑”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②是人脑的延伸,只能模仿驾驶员驾驶列车
③它的成功打造,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可以形成处理云巴行驶所遇到问题的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2更新 | 50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4)5.2 意识的作用
10 . 近年来,人工智能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担心将来机器人会具有意识和感觉,甚至会取代人类的地位。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     
A.机器人不具有反应的特性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021-11-13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5.1意识的本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