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材料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根据我国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的二十大对党章进行了若干修改。其中包括党的初心使命以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历经十一次修改,其演进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反映人民心声的生动展现。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阐述我国是如何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党章修订的必要性。
2023-11-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



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亚运会吉祥物设计蕴含的哲学道理。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体现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更体现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生态日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的湖州安吉,全国首个县生态日就在那里诞生。彼时的安吉,企业乱排污水,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当地群众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设计一个平台和载体,来有效引导全社会学习生态知识、强化生态理念、推动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日”由此诞生。如今的安吉,已经蜕变成生态文明样本示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安吉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高品质生态带动高质量发展。

从县级生态日到国家级生态日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保护在不断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我国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原因。
2023-1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丰,安徽省会合肥的市辖县。一个昔日籍籍无名的地方,如今正因其跨越式发展而广受关注。该县处于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过去因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成为少有的省会城市下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入新时代以来,该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用创新打开发展新天地。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依“市”顺“势”,果断调整策略,科学规划布局,重新审视发展走向和空间布局:抓住合肥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之机,大力发展县城南部的双凤经济开发区;抓住合肥滨湖新区崛起的势头,一体设计长丰县的北城新区,提升城市品质功能;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方向明确,靶向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今天的长丰,已实现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华丽转身”!至2022年,该县已升至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七十三位。


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长丰县实现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全国百强县“华丽转身”的原因。
2023-11-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国内多个核心城市宣布放宽或者全域取消限购,执行了13年的限购政策开始在重点城市“退潮”。限购政策是在过去房地产市场过热阶段,相关城市为避免投机炒作行为出台的限制性调控举措。如今,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限购政策已不适应市场现状,取消或优化限购政策有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住房合理消费、助力商品房流通和循环。当前,除了“认房不认贷”和放松限购外,各地还出台了放宽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利率,发放购房补贴等调控举措。持续调整优化的房地产政策正在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分析各地持续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依据。
2023-11-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10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既要抓好共性任务落实,也要发挥好个性优势,有关方面要制定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加强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及时跟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合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东北在贯彻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中应如何作为。

7 .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要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水患由来已久,主要发生于中下游江段,这是因为中下游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天多连续暴雨,加之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江水冲刷大量泥沙至下游河段,人类围湖造田等活动使得湖泊蓄水能力不断减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水患问题,根据长江中下游江段的客观条件、气候变化规律和河流规律,摸清水患原因,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上中下游协调”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全面整修加固了江防堤坝,建设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预测、调度水平,这些对于我们长效根治水患有着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治理长江水患的。

8 .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疫情结束后,如何遏制失业潮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西宁市一定程度陷入困局,为了推动复工复产、刺激经济活力,2023年3月,《西宁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出台。要求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等工作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区域贩卖经营。这对增加就业岗位和餐饮店铺复工起了积极作用。

西宁市政府服务百姓的柔性管理举措,实现了占道经营规范有序、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市民生活方便快捷、城市消费更加活跃、市井气息更加浓厚的有机统一,在今年的两会上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西宁市在推动复工复产中是如何做的。
2023-11-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是需要正确精神的引领和支持。脱贫攻坚精神深度契合共同富裕的发展需要,虽然脱贫攻坚已胜利结束,但脱贫攻坚精神需要继续弘扬。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脱贫攻坚精神的产生及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尤其是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了“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实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同时,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相关课程:立夏时,举办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等体验课。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还奖励“劳动币”,可用于兑换学习用品。

近几年,该校劳动课程开发与建设不断丰富化、科学化,实践基地规模日益壮大,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敬畏生命的种子,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持续提升,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