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市场经营主体。下列关于家庭农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农场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家庭农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家庭农场作为新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家庭农场发展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2022-08-10更新 | 1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质量检测
2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①是新事物,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②在曲折中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其健康成长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保护
④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要限制其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父母在心里有这样一个关于“起跑线”的推理论证:
如果孩子输在幼儿园,那么他就会在小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小学,那么他就会在中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中学,那么他就会在大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大学,那么他就会输掉整个人生。
这个论证是有谬误的。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它错在没有认识到(     
①人生需要不断积累,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失败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所有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人生的道路不同于跑步的赛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0更新 | 32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4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从一大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此艰辛又如此辉煌,唯有初心不改,方可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     
①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④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2更新 | 1229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B卷·能力提升练)
5 . 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1更新 | 33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6 . “零和游戏”是指如果我们把赢棋计算为“+1分”,把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零和游戏”()
①只反映了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
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和规律的的正确总结
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8更新 | 700次组卷 | 35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三)
7 . 坚持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经验。我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这套组合拳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25更新 | 11956次组卷 | 76卷引用:统编必修4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总是“金句”频出,既充满温情、催人奋进,又蕴含哲理。下列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①“上下同欲者胜”——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形成合力
②“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③“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70多年来,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与新事物一起成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是一部与新事物同行、和新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产业扶贫中的“公司+合作社”,到城市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再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事物层出不穷,一桩桩一件件,体现出发展不止、变革常新的社会发展规律,刻印下国家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的深深足迹。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明我们应该如何与新事物起成长。
2020-09-15更新 | 31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4第0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10 . 201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表明(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②新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③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   
④新事物总是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这表明(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④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8-19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