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3 道试题

1 . 三.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4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围绕“聚焦‘五个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题,介绍了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有关情况。龚正说,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年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在世界会客厅隆重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致辞,向全球作招商推介,分享上海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诚邀海内外企业投资上海、扎根上海。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投资上海就是投资未来。龚正指出,上海是全球发展的热土、投资的沃土、兴业的乐土。上海坚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为主攻方向,更大力度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更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更大力度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更大力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为安永、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佛瑞亚、高力国际、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普洛斯、益海嘉里、正泰集团、中国新加坡商会10家2024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授牌,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机构将持续为上海推动产业链招商、汇聚全球高端优质资源贡献力量。副市长陈杰发布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元宇宙、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会上,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21个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强的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代表性项目现场签约。 一季度全市共有420个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435亿元。

1.根据“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推导出(       
A.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上海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B.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C.上海没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没有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2.上海坚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为主攻方向,更大力度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其蕴含的哲学方法是(       
A.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准确把握事物发展中的质量互变
C.着重把握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D.既着重抓住内因,又不忽视外因
3.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中
②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
③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
④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多选)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表明(       
A.坚持党的领导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B.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C.中国共产党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职能
D.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结合材料,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角度,论述上海如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要求:
(1)概括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举措
(2)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具有内在一致性,论证逻辑合理、连贯、完整;
(3)引用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篇幅400字左右。
2024-05-04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2024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举行“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发布会。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经济内生动力平稳增长,投资增速较2023年加快。在就业形势趋好、居民消费意愿恢复向好、财政政策积极的情景下,预计2024年我国最终消费将稳步增长。经济整体将持续稳定恢复,我国国际收支将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以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充满信心
②体现了量变一定促成质变,把阶段性工作和长期性目标相结合
③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做出预测
④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规划构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抓住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中央网信办推出举措(     
①符合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要矛盾
②体现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流
③重视量变在实现事物质变过程中发挥的决定作用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进入新时代,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1.63%增至目前的24.02%,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8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5 . 发展可同步实现超分辨写、超分辨读、三维存储及长寿命介质,是近10多年来光存储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经过长达7年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中国“超级光盘”研究团队实现了超分辨数据存储。经测试,光盘介质寿命大于40年。但“超级光盘”实现产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材料表明(     
①事物发展中的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反复性
③客观事物发展状态往往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实践是有目的性、能动性和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生产力中技术含量最高、发展最活跃、推动力与支撑力最强的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时期我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角度来看(     
①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肯定是新事物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③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
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6更新 | 6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繁荣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全面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了过去十年形成的宝贵经验。

1.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朋友圈越来越大,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了更好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     
A.遵循市场规则,消除贸易摩擦
B.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C.深化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保持国际贸易顺差地位
2.(多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秀共产党员——张恒祥,海外奋战15年。他经常这样说:精品工程的核心是质量,全体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这一核心,从我做起,将先辈们的奋斗精神融入到工作之中,更好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由此可知(     
A.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自身利益
B.共产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好时代接力棒
C.共产党员弘扬革命先辈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
D.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责任和使命
3.(多选)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是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下列属于我们要继续弘扬丝路精神的时代价值的有(     
A.丝路精神为一带一路提供精神力量,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B.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凸显我国全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
C.增进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互信,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D.推动合作国家利益交融、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4.(多选)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我们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A.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B.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C.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世界各国共有的现代化
5.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据此充成以下题目:

高二某探究小组在学习“一带一路”十年丰硕成果时,搜索出以下资料:

成就重要体现
政策沟通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许多国家将自身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设施联通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
贸易畅通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
资金融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累计批准项目202个,融资额超过388亿美元;丝路基金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提供重要支持
民心相通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持续实施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和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

中国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商签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推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等全方位的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将为我国和沿线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该探究小组得出结论:共建“一带一路”助推我国和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谈谈你对该结论的理解。

纵观“一带一路”十年来的发展成果,该小组又发现: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大写意”转变为“工笔画”,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实景图。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2)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说明,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启示我们(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我们要重视促进质的飞越  
③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越,要注重量的积累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要求我们(     
①坚持人民至上,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有了法治就有了人权
②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
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全球人权治理应采用中国人权发展模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举办
9 . 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秩序构建是长期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国应继续加强对话合作,在不断积累共识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地区和平安全秩序建设。应坚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积累互信,逐步为构建安全秩序夯实基础。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③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4-04-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说最近的“顶流”热词是什么,那非“新中式”莫属。据某电商平台数据,近两个月来“新中式”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遍及服装美妆、家居装潢、奶茶餐饮等多个领域。尽管对“新中式”没有明确定义,但“新”+“中式”,可从诸多例子中窥斑:羽绒服搭配马面裙是新中式服装。彩妆画出“国泰民安”范儿也是新中式妆容……简言之。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各类设计、产品,均可被称为“新中式”。“新中式”的走红,看似一夜爆火,但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新设计、新表达不断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是千年文化的厚积薄发;是消费者与市场双向奔赴,是市场功底的稳扎稳打。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说明“新中式”走红的原因。
(2)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请你设计一款“新中式”产品。要求:指出产品的名称,阐明你的设计方案及其预期效果,字数在200字以内。
2024-04-16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