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
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4更新 | 408次组卷 | 39卷引用: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第一单元 第三课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些成语、俗语共同说明的辩证法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D.一切从实际出发
4 .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指出,“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经过努力,我国科技实力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但是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这表明(     
①推动事物发展需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勇于直面矛盾,才能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要全面看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8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题
6 . 人脸识别技术恰似一朵带刺的玫瑰。它编织了一张精确定位个人信息的网,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但是瑕不掩瑜,它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社会运营效率。这体现了(     
①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③复杂事物中各个矛盾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④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法律修改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路径。法律修订、法律修正和法律修正案是我国法律修改的三种方式。这三种法律修改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各有其优势。立法机关根据需要适时地选择一种方式或交替使用多种方式对法律进行修改。法律的修改是基于(     
①立法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使客观符合主观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8 . 202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②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发挥各要素的关键作用
③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关系,促进双方的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7更新 | 1741次组卷 | 19卷引用: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同步练习
9 .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
②对春雨、桃花、垂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30更新 | 4039次组卷 | 26卷引用: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同步练习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0 . 城镇化不能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反对城镇化。粗放的城市发展,拆除的不仅是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更是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记忆。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这告诉我们(     
①古村落是承载乡土文化的载体,是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精神根基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护古村落文化独特的文化印记
③物质决定于意识,乡村记忆会随着古村落的消失而消亡
④要坚持矛盾的观点,辩证地看待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5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时3 难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