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期末 2017-12-08 2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祷(qǐ)          取(jí)             (zè)            然正气(lǐnɡ)
B.捕(dài)        (tiè)            (zhài)        受益浅(fěi)
C.集(mò)          唤(zhāo)          望(qiáo)        心灵慰(jiè)
D.贿(lù)          (chàn)          弱(luò)          热泪盈(kuàng)
2017-12-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2016中秋国际车展上,各商家推出许多新产品吸引顾客,整个交易大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B.元旦音乐会上,张莉莉同学献歌一首,她唱得娓娓动听,博得了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C.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D.为迎接校艺术节,小磊和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2017-12-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
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D.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上空。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白云”,喻体是“思绪”。
2017-12-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止咳祛痰片是我厂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B.随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完美对接,意味着中国太空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
C.城市里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D.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即使内容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2017-12-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如课文《苏州园林》《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和《在太空中理家》,都采用了这种结构。
B.《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作家。小说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刻画小弗郎士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进行。
C.散文《背影》是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小说《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D.《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2017-12-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冬时节的瘦西湖别有一番韵味。挑个闲xiá(     )的午后,你可以漫步长堤,两旁垂柳依旧枝繁叶茂,微风吹来,柳丝摇yè(     );亦可以泛舟湖上,放眼望去,湖水碧如玛nǎo(     ),暖阳朗照,水光liàn(     )滟, 顿觉淡泊宁静。

2017-12-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默写。
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⑵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⑷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 ,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⑻郦道元《水经注》中的“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和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7-12-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汉字新解】汉字中有不少字的构造很有趣味,今人也可以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有时还不止一种理解。请按照示例,从下面的备选字中选择一个,写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供选择的字:舒      
示例:选:①走在前面的人,会有择的余地。
②被挑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我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巧对对联】请补全下面这则对联。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筑路”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精彩的情节,请你说说保尔和战友们在筑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1)这首诗的首联有什么作用?
(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乍:或者。③倍尺:二尺。④逾:越过。
⑤泓:深潭。⑥被:通“披”,覆盖。⑦纡(yū)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
⑧睨(nì):斜着眼睛看。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民其上             (       )               (2) 其长十许步 (       )
(3) 潭幅员百尺       (       )               (4) 然入于渴     (       )
1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泉幽幽                                          卒入于渴
B.逾石往有石泓                                   潭西南
C.鸣乍大乍细                                      不可知
D.渠广                                                乃记而去
13.翻译下列句子。
(1)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人琴俱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围绕“石渠”依次写了石泉、石泓、石潭,请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017-12-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亭古韵

①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②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其作用是管理治安、诉讼等事务。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亭长”。另外,在边境上,还有一种“亭候”,是负责监视敌情的。关羽就被封为“汉寿亭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但是,亭子专指建筑究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确考,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概括起来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③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西晋祠的不系亭,取《庄子》中“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之意。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④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间、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⑤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通过介绍亭的哪些方面的特点来展现题目中的“韵”的?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但是,亭子专指建筑究竟始于何时,已经无法确考,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
17.短文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我们扬州也有许多很有韵味的亭子,如瘦西湖的五亭桥。假如你是导游,请你为你最喜欢的一座写一段导游词,从外形特征人文知识这两个方面体现古典韵律之美,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瘦西湖的五亭桥)
2017-12-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母亲

老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⑥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⑦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有删改)

19.阅读全文,请用小标题简要概括文章写母亲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应对变乱——________——宽仁离别
20.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原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段落语句情感
第④小节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第⑤小节……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小节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根据要求作简要赏析。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80字左右)
材料一: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我的母亲》(邹韬奋)
材料二:“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卖白菜》(莫言)
2017-12-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85成语和熟语
30.85单句的成分  修辞手法  文学常识综合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字词书写
60.94字形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对联
五、诗歌鉴赏
9-100.65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65山水游记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5事物说明文
19-220.65散文
八、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