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19-06-12 17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 张三在查找唐朝的建立者,你知道他查的是
A.李显B.李世民
C.李隆基D.李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5. 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
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的朝代应该是

A.①南宋②辽③元
B.①唐②元③南宋
C.①元②南宋③唐
D.①唐②南宋③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023-08-22更新 | 10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家堰中心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面说法最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帝国的衰落D.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唐玄宗末年,使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的大规模叛乱是(   
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陈桥兵变D.靖康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2017-05-02更新 | 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年河南安阳(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B.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C.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D.人民赋役繁重
2022-10-06更新 | 4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北郊教育联合会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2019-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著名诗句,描写的是南宋抗金的情景。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A.蒙古族B.女真族C.党项族D.契丹族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下列人物能亲身感受到的是(   )
A.贾思勰B.张择端C.赵秉忠D.赵明诚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6.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2019-01-25更新 | 38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崂山八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诊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七年级3班小红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她搜集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等资料,由此推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君主集权的极度膨胀
C.中国近代化因素产生D.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2017-10-12更新 | 24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8. 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
A.唐朝一清朝B.隋朝一清朝C.隋朝一中华民国D.三国一清朝

二、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
简答题 | 适中(0.65)
20. 汉武帝如何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简答题 | 适中(0.65)
21. 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面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人们习惯上把图1人物的统治称为什么?
(3)这两位统治者有什么共同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2)“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24.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材料一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诸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材料三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成聚昊国,泰、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

——桓宽《盐铁论》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问题二:根据所所学知识,材料二的言论有可能是出自哪一历史人物?汉武帝是否了他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这一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经济面临怎样的局面?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8
简答题
3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2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30.6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40.8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50.94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单题
60.65隋灭亡与唐建立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70.85武则天单题
80.65武则天单题
90.65贞观之治  盛世经济的繁荣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单题
10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10.65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与民族融合单题
12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30.65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140.65金的崛起和靖康之变单题
15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160.9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70.65八股取士单题
180.9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新式教育单题
二、简答题
190.94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200.65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10.65贞观之治
三、综合题
220.65贞观之治
230.65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240.65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