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19-12-27 3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下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南京B.上海
C.厦门D.虎门
2018-07-26更新 | 42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2018-06-24更新 | 1712次组卷 | 90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3. 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战争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色彩,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痛击洋枪队的队伍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东北军
D.义勇军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甲年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7-26更新 | 887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2024-03-17更新 | 45次组卷 | 191卷引用: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三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10-05更新 | 494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北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期中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18-06-24更新 | 1043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2018-07-03更新 | 1144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1-01-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019-01-23更新 | 1286次组卷 | 95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调研考试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2.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
2018-07-12更新 | 566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4.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B.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红军长征一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D.戊戌变法—思想启蒙的作用
2019-12-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2017-09-14更新 | 1721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2017-11-17更新 | 1463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7.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2017-09-14更新 | 1180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郴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8. 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 )
A.梁启超B.陈独秀
C.李大钊D.胡适
2017-09-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9.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B.时务学堂C.黄埔军校D.京师同文馆
2018-07-01更新 | 702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0.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2017-09-14更新 | 1363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州深圳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2016-11-27更新 | 1555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汀泗桥战役
C.井冈山会师D.四渡赤水
2019-12-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3. 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成就
2017-09-14更新 | 66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2019-01-30更新 | 2381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 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都是为了(     
A.巩固清朝统治B.向西方学习C.发展资本主义D.救亡图存
2021-06-22更新 | 1095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6. 进入近代,中国社会进入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新的痛苦的历史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朝噩梦]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文字部分出现两个“给予”一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双方谈判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3)材料三描述的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天朝梦醒]

材料四“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4)材料四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为实践这一主张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
2019-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7. 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宪之梦]

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2)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从政治制度演进谈谈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思想解放]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新的发现]

材料四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4)据材料四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019-1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8.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的伟大精神、伟大创举,这些宝贵财富,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崭新的新生]

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依据材料一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崭新的硕果]

材料二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
[崭新的道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


(3)列举史实说明将井冈山作为“革命摇篮”的理由。(列举两点即可)
[崭新的未来]

材料四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4)根据材料四,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材料五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5)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2019-12-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20.4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单题
30.9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单题
4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5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60.65辛丑条约单题
7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80.8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90.94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00.65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1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120.8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3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40.4五四运动单题
15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60.65五四运动单题
170.8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80.8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90.85黄埔军校单题
200.8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210.65北伐战争单题
220.65南昌起义单题
23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长征开始单题
24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250.6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公车上书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二、综合题
260.4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
270.4戊戌变法的经过  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
280.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长征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