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九年级 期末 2020-12-04 8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望(ɡǎn)          神情恍惚          怒(chēn)          走头无路
B.当(ɡōu)          郑重其是          发(wǎn)            面面相觑
C.席(yàn)          一代天娇          害(zèn)            箪食壶浆
D.慰(jiè)            重蹈覆辙          刀(pō)             墨守成规
2020-12-0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鄱阳湖富丽堂皇,是赏光休闲的好地方。
B.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C.老人收留了流浪在外的王麻子,没想到几年之后王麻子鸠占鹊巢,把好心的老人赶出了门。
D.千禧娃已经开始走上时代的舞台,虽然饱受质疑,但未来世界的风流人物一定少不了他们。
2020-12-04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在10月份召开了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由于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用劲地嗅着。
D.教官围绕防暴盾牌、钢叉、电棒、催泪瓦斯喷雾、灭火器等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向参训保安人员作了详细讲解及示范。
2020-12-04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产者先将牛奶发酵变成了酸奶。
②但是,他们又把酸奶进行高温加热,把所有的乳酸菌都杀光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进了利乐包装,趁热封装。
③当然,这类产品无法指望它们帮你补充乳酸菌,不过,乳酸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还留在里面,钙和蛋白质也没变少。
④那些能够在室温下存放好几个月的酸奶产品,实际上属于“灭菌”酸奶。
⑤所以即便在室温下放几个月,这些酸奶既不会变酸,也不会腐败。
⑥常温销售的酸奶产品中根本没有活乳酸菌。
A.①②⑤③⑥④B.⑥④①②⑤③C.④①③⑥⑤②D.⑥①③④②⑤
选择题 | 适中(0.65)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人情事故,_____一阵晨风拂过,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A.一群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开心而单纯地笑着,依然高昂着头。
B.抬着高傲的头颅,就像一群打着腰鼓,冒着淋漓元气的年轻后生。
C.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D.就像一群打着腰鼓,冒着淋漓元气的年轻后生抬着高昂的头颅。
2019-04-17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6.下列对二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
B.乙诗第一句写寒意袭人,游子穿的“驼褐”,本不易被露水打湿,但游子却感到 “晓寒”,可见其上路之早。
C.乙诗的第二句写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D.两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7.下列对这二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正文不著“早”字,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描写,都描绘出了独特的“早行”图。
B.“寂寞小桥和梦过”,将梦与“寂寞小桥”结合,采用拟人手法,使意象丰满,情感丰富。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
C.“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
D.甲诗的“凫雁满回塘”和乙诗的“稻田深处草虫鸣”都采用了反衬手法。前句通过梦中家乡的温暖反衬漂泊在外的作者的孤独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后句通过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反衬出清晨的寂静。
2020-11-2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罗织,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茶,近问:“饮茶否?”李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且索谢金。

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


【注释】①邹平:地名。②罗织:虚构罪名,加以诬陷。③听鞫:接受审问。④按:审问,审查。⑤适:刚才。⑥谐:和谐,融洽,这里是“成功了”的意思。⑦苞苴:蒲包,此指馈赠的礼物。⑧鉴:镜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官/颇廉明B.汝/见之耶C.世/之如此类者更多D.富民/果获免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若(              )       (2)嗜(              )     (3)颔(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
(2)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
11.请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并说说讽刺了哪一类人。
2020-12-04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月是故乡明。
(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
(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7)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 ,浮光跃金,___________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020-12-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海上

冰心

①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岩石下面的一个小船上的,就要感出宇宙的静默凄黯的美。

②岩石和海,都被阴雾笼盖得白的,海浪仍旧缓进缓退的,洗那岩石。这小船儿好似海鸥一般,随着拍浮。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③两只桨平放在船舷上,一条铁索将这小船系在岩边,我一个人坐在上面,倒也丝毫没有惧怕,——纵然飘了去,父亲还会将我找回来。

④微尘般的雾点,不时的随着微风扑到身上来,润湿得很。我从船的这边,扶着又走到那边,了望着,父亲一定要来找我的,我们就要划到海上去。

⑤沙上一阵脚步响,一个渔夫,老得很,左手提着筐子,右手拄着竿子,走着便近了。

⑥雨也不怕,雾也不怕,随水飘了去也不怕。我只怕这老渔夫,他是会诓哄小孩子,去卖了买酒喝的。─—下去罢,他正坐在海边上;不去罢,他要是捉住我呢;我怕极了,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

⑦他渐渐抬起头来了,他看见我了,他走过来了;我忽然站起来,扶着船舷,要往岸上跳。

⑧“姑娘呵!不要怕我,不要跳,——海水是会淹死人的。”

⑨我止住了,只见那晶莹的眼泪,落在他枯皱的脸上;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

⑩“我有一个女儿——淹死在海里了,我一看见小孩子在船上玩,我心就要……”

(11)我只看着他,——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却又不言语。

(12)深黑的军服,袖子上几圈的金线,呀!父亲来了,这里除了他没有别人袖子上的金线还比他多的,─—果然是父亲来了。

(13)“你这孩子,阴天还出来做什么!海面上不是玩的去处!”我仍旧笑着跳着,攀着父亲的手。他斥责中含有慈爱的言词,也和母亲催眠的歌,一样的温煦。

(14)“爹爹,上来,坐稳了罢,那老头儿的女儿是掉在海里淹死了的。”父亲一面上了船,一面望了望那老头儿。

(15)父亲说:“老头儿,这海边是没有大鱼的,你何不……”

(16)他从沉思里,回过头来,看见父亲,连忙站起来,一面说:“先生,我知道的,我不愿意再到海面上去了。”

(17)父亲说:“也是,你太老了,海面上不稳当。”

(18)他说:“不是不稳当,——我的女儿死在海里了,我不忍再到她死的地方。”

(19)我倚在父亲身畔,我想:“假如我掉在海里死了,我父亲也要抛弃了他的职务,永远不到海面上来么?”

(20)渔人又说:“这个小姑娘,是先生的……”父亲笑说:“是的,是我的女儿。”

(21)渔人嗫嚅着说:“究竟小孩子不要在海面上玩,有时会有危险的。”

(22)我说:“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女儿……”父亲立刻止住我,然而渔人已经听见了。

(23)他微微的叹了一声,“是呵!我的女儿死了三十年了,我只恨我当初为何带她到海上来。——她死的时候刚八岁,已经是十分的美丽聪明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有福气,说龙女降生在我们家里了;我们自己却疑惑着;果然她只送给我们些眼泪,不是福气,真不是福气呵!”

(24)父亲和我都静默着,望着他。

(25)“她只爱海,整天里坐在家门口看海,不时的求我带她到海上来,她说海是她的家,果然海是她永久的家。——三十年前的一日,她母亲回娘家去,夜晚的时候,我要去打鱼了,她不肯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跟我去。我说海上不是玩的去处,她只笑着,缠磨着我,我拗她不过,只得依了她,她在海面上乐极了。”

(26)他停了一会儿——雾点渐渐的大了,海面上越发的阴沉起来。

(27)“船旁点着一盏灯,她白衣如雪,攀着帆索,站在船头,凝望着,不时的回头看着我,现出喜乐的微笑。——我刚一转身,灯影里一声水响,她……她滑下去了。可怜呵!我至终没有找回她来。她是龙女,她回到她的家里去了。”

(28)父亲面色沉寂着,嘱咐我说:“坐着不要动。孩子!他刚才所说的,你听见了没有?”一面自己下了船,走向那在岩石后面呜咽的渔人。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

(29)要是他忘不下他的女儿,海边和海面却差不了多远呵!怎么海边就可以来,海面上就不可以去呢?

(30)要是他忘得下他的女儿,怎么三十年前的事,提起来还伤心呢?

(31)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么?

(32)我不明白,我至终不明白。——雾点渐渐的大了,海面上越发的阴沉起来。

(33)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小船上面?——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1年6月《燕京大学季刊》第2期)

13.从“我”看“老头儿”的细节中,可以体味“我”对老头儿的态度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我”看“老头儿”的细节“我”对“老头儿”的态度
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或: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1)
(2)(3)
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4)


14.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15.文中第②段和㉝段都写到了“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这两句中的美有什么不同含义?
16.文章营造了柔婉、空灵的意境,自始至终给人一种淡雅、清幽的感受,请从“景”和“情”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
2020-11-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与偏见

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某种“迷障”。

②譬如,《复活》《战争与和平》《白痴》,还有福克纳、肖洛霍夫、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等。由一本书开启另一本书,由一位大师引出另一位大师。尽管阅读本身是愉悦的,但阅读的方向却是迷乱的。作为中文系出身的读者,每当我检阅自己的阅读结构时,就会惊异于自己在现当代文学阅读上的空白。

③为了追索问题的根源,我仔细回想了站在我家书架前的情形。尽管书架上现当代作家的藏书相比于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确实少得可怜,但每次闲翻之时我还是能够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而在花花绿绿的书籍之中,我之所以将它们抽出来随即又塞了回去,那必定是一种自己尚未察觉的偏见造成的。

④我想,这种阅读上的偏见不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最好的名著都读不过来,还读什么现当代文学呢?二、中国现当代有文学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见,倒不是说我有与生俱来的傲慢。我细细推敲它的源头,于是想到了我曾受过的文学教育。在我所浸染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抱持近似之看法,甚至某些激进的观点认为,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岂止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对审美品格的很大伤害。多年以前,这些令人痛快淋漓的执念我基本接受,多年以后,我也并不完全排斥。当我徜徉在书海茫茫的图书馆里,不知不觉就会生发无力的慨叹。伴随慨叹而来的,便是庄子的那句名言:“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⑤然而多年来所谓的“经典阅读”告诉我,“名著情结”终究是存在很大弊病。

⑥显而易见的弊病,莫过于阅读上的空白。当你身处一定热度的文学现场时,就难免会有些失落感。不过感情上的挫败倒还在其次,更糟糕的是所谓“经典阅读”对人的“石化”作用。在“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崇高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硬生生地把我们从地壳上拎起来,剥去身上的鲜活气息。于是一个刚从蒸笼里夹出来的热馒头,也很快变成了祭坛上的冷面疙瘩。相比于热馒头而言,冷面疙瘩对于沸腾生活的洞察力自然是逊色很多的。十几年前,我看到我的同学热衷于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由于长期的浸润和深刻的迷恋,导致他们对其他向度和纬度的文学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致来。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缕古朴而闭合的气息萦绕在他们的身旁。

⑦我又想起了另外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诗人西川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谈到了中国当代诗坛和世界当代诗坛的情状。他多年来在世界各国诗坛游走,从感性的层面感受到中国诗坛面貌的陈旧。第二个例子则是关于中国文学在外国的译介状况。一位外国留学生告诉我,他们国家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古代。我之所以举此二例,当然不是为了通过更普遍的现状为自己的阅读盲区作辩护,其实我想要说的恰恰是所谓“经典阅读”对我们造成的可怕遮蔽。

⑧鲁迅曾劝诫年轻人:“最好不看中国书。”这话就当时的语境而言,确实不无道理。但若奉为信条置于今日,就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来了。阅读的偏见就像孩子的挑食,久之就会造成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上的营养失衡。

⑨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想,这在阅读上也庶几适用吧?

17.归纳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8.具体说说作者“在现当代文学阅读上的空白”是怎样造成的?
19.文中的“热馒头”和“冷面疙瘩”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0-11-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1.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共性和个性。请从以下备选项中选取一组,结合小说内容,采用比较异同法对这一组人物进行比较评价。(写出共同点,不同点,100字左右)
(1)林冲与武松       (2)鲁智深与李逵   (3)吴用与公孙胜
2020-12-0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作文
艾青的诗《镜子》这样写道: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请以“镜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1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65成语和熟语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衔接与排序
5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二、诗歌鉴赏
6-70.65温庭筠(约812-866)  诗
三、文言文阅读
8-110.4蒲松龄(1640-1715)  小说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3-160.4散文
17-200.4议论文
六、名著阅读
210.65名著导读  《水浒传》
七、作文
22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