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福建 高三 期中 2021-02-10 2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在北京和燕郊(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城生活”一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②市区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③市郊房价较低                            
④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燕郊、昆山、佛山等类似城市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应注重
①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
②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
③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
④增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2010 年美国中心城市内外分学历人口增长率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中心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学历群体是 (     
A.5-8 年级B.大学 5 年以上
C.未受教育D.大学 4 年
4.影响中心城市内外人口增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就业难易度D.交通通达度
5.据图推测,2010 年美国中心城市 (     
A.智力服务产业集聚B.传统制造业集聚
C.经济活跃度下降D.环境质量下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澳大利亚大陆上本来没有兔子。18世纪末,部分殖民者从欧洲带来一定数量的兔子,随后兔子自东南部沿海开始向其他区域蔓延,并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有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大陆上兔子的数量在19世纪末就超过了100亿只。伴随着兔子数量的爆炸式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控制兔子数量,澳大利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最终都未能凑效,后来其西部地区为阻挡兔子蔓延陆续修建了若干篱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澳大利亚大陆的兔子数量能够在短时间内爆炸式增长的有利条件是当地(     
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水热条件优越③有饲养兔子的传统④兔子缺乏天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修建的①②③号篱笆中,其长度最大的最接近(     
A.300千米B.1500千米C.3000千米D.15000千米
2020-09-22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前期天气大雾时间之后天气
11—13日晴14日早14日白天降水
117—19日晴20日早20—22日降水
1—21月23—28日晴1月29日—2月1日3—5日降水
726—30日雨31日早晴好
8.该县1月主要受(     
A.盛行西风影响B.副热带高压影响C.锋面气旋影响D.冷性反气旋影响
9.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出现的原因分别是(     
A.水汽含量增加   大气逆辐射减弱B.大气逆辐射增强   水汽含量减少
C.大气逆辐射增强   云层厚度增加D.水汽含量减少   云层厚度增加
10.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准确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A.大型水库B.弃耕荒地C.海滨地区D.原始林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1978~2015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
A.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B.不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C.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12.据图可知,我国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冻害的年份是
A.1982年B.1990年C.2006年初D.2010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水坝的主要作用是(     
A.抬高水坝上游水位B.加快水坝下游流速
C.减少水渠流量D.拦截上游泥沙
14.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是(     
A.5-6月B.7-8月C.9-10月D.11-12月
1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泥沙淤积作用最强是(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沉积物质来源更复杂B.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D.物理风化作用更强烈
17.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冲(洪)积扇B.三角洲C.风积沙丘D.风蚀沟谷
2023-02-08更新 | 27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届高三地理(湘教版)高考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地球表面形态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中国沿岸流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域具有频繁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锋面涡。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流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水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Ⅰ—中国沿岸流B.Ⅱ—台湾暖流
C.Ⅲ—长江冲淡水D.Ⅳ—日本暖流分支
19.甲、乙、丙、丁四海域,最容易出现锋面涡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19-12-11更新 | 839次组卷 | 8卷引用:步步高高二地理寒假作业:寒假作业(三) 地球上的水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堰塞湖是因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A.西侧B.南侧
C.东侧D.北侧
21.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020-06-08更新 | 3535次组卷 | 3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夷平面是指各种外力作用占主导,侵蚀山地,形成的起伏平缓,近似平坦的陆地平面。川藏铁路经过的横断山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三级夷平面和其间的三级斜坡过渡带。下图示意“川藏铁路毛垭坝一巴塘段沿线夷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形成最早的夷平面及其形成时期的地壳运动特征是(     
A.高原面   地壳持续抬升B.高原谷地   地壳运动稳定
C.高原面   地壳运动稳定D.高原谷地   地壳持续抬升
23.过渡带形成过程中,横断山区(     
A.河道变弯B.河谷加宽C.河谷加深D.河床抬高
24.推测图示区域中,川藏铁路工程量最小、地质灾害最少的路段经过(     
A.高海拔地区B.深切河谷区C.各级过渡带D.各级夷平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9年5月10日,我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船进行的深潜鲸类考察结束停靠三亚。在为期两周的考察期间,科学家们在我国海域目击到深潜和远海性鲸类动物27群次。下图为某考察队员5月6日在轮船上拍摄到的日出景观照片和该日13时(北京时间)拍摄到的鲸类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推测该考察队员拍摄日出照片时,拍摄者的拍摄方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26.考察队员拍摄到鲸类照片时,中山站(76°E,69°S)的区时是(     
A.5月6日16时B.5月6日15时56分C.5月6日10时D.5月6日10时04分
27.考察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哈尔滨昼长逐渐增长
C.南京日出先提前后推迟D.中山站可能出现极夜
2020-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18年1月中下旬,一场暴雪席卷我国江淮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到35cm,雪后持续低温晴朗天气。下图为江淮地区雪后第五天拍摄的一多层楼房房顶照片,照片显示该屋顶西面积雪面积较小,东面积雪积较西面大,正南面仍被积雪完全覆盖,北面积雪面积最小,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屋顶正南面积雪保存较完整的原因最可能是
A.正前方有建筑遮挡阳光B.积雪厚反射太阳辐射多
C.背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D.向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29.屋顶西面积雪融化较东面快的原因是一天中
A.太阳照射西面时气温高B.太阳照射东面的时间短
C.太阳照射西面的时间长D.太阳照射东面时高度角小
30.照片中东侧屋顶西面的积雪面积大于西侧屋顶西面的积雪面积,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坡度C.日照时间D.风向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2020年6月初“入梅”,7月底“出梅”,其间大部分地区连续普降大雨,河湖水位猛涨,长江武汉段洪水“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下7示意长江流域图和长江武汉段汛期内水位与两岸地面海拔。




(1)说明2020年6月初至7月底长江流域降水的形成过程。
(2)长江武汉段主汛期“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解释。
(3)说明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对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
2020-09-16更新 | 37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受大气热状况控制,并对区域能量和水循环有较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能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湖冰完全冰结日期和完全解冻日期可以作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湖冰的冰结、消融主要受气温和风速的影响。图1为我国纳木错湖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纳木错最大湖冰厚度和冰盛期(2-3月)平均气温统计图。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纳木错湖区西部降温明显,但其结冰时间却晚于东部。



(1)简述气温对纳木错湖冰厚度的影响。
(2)分析纳木错西部湖区冬季降温明显但结冰晚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纳木错湖水及湖冰的影响。
2020-06-27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2019-2020年新高考高三6月三轮冲刺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B岛气候湿热,人口稀疏,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岛上难得一见的美景“荧光海”其实是平静湿热的海域中是生长的鞭毛藻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像萤火虫一解释放出的生物光。在漆黑的夜晚,点点荧光犹如蓝色星河坠入人间。鞭毛藻的生长对阳光、营养和水质的要求很高,观光者需要划船穿过茂密的红树林方可到达观赏区。下图示意B岛地理位置。



(1)说明B岛气候湿热的原因。
(2)分析B岛“荧光海”形成的有利条件。
(3)某游客曾计划在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晚上前往该岛观赏“荧光海”,请根据天文和气象条件判断当晚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日期3月28日3月29日3月30日
气温状况20~26℃21~27℃22~26℃
阴晴状况晴,夜间有小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中国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人口的空间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镇化题组
3-50.65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题组
6-70.65经线和经度  生物入侵题组
8-100.8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单题
11-120.6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题组
13-150.6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河流堆积地貌题组
16-170.4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河流堆积地貌  风成地貌题组
18-190.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20-210.4等高线地形图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貌的观察  泥石流、滑坡题组
22-240.4内力作用  河流侵蚀地貌单题
25-270.65地球公转的速度  时区的划分、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题组
28-300.4大气的受热过程单题
二、综合题
310.4准静止锋  洪灾及其成因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2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30.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