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浙江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31 16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境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西晋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融合加强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淝水之战后出现的局面有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③立即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1-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风声鹤唳D.破釜沉舟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B.发生在公元3世纪
C.苻坚南征受到上下支持
D.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
2021-01-0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6. 江南经济的迅速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B.开垦了大片良田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2021-01-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东晋初年流传着一句民谣:“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哪支势力很大,曾把持朝政
A.庶族B.外戚C.宦官D.士族
2021-01-0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8.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
②开垦了大量良田
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下列几次战役中,与淝水之战相似的有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历史开始的时间是
A.420年B.440年C.383年D.317年
2021-01-0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C.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②水稻是主要的作物,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对汉一再侵扰。刘秀为了防御的需要,将幽、并二州边地的居民迁到常山关(今河北正定)和居庸关(今属北京)以东,在长城一带筑亭侯,修烽燧,加强防御。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住在鲜卑山……289年,慕容魁率领部落迁居徒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    


(1)中国古代移民可以划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材料一、材料二的移民分别属于哪一种?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古代移民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3)从东汉三国末年开始,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导致中原汉族人民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1-01-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2021-01-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4
非选择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8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2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3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0.94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50.8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60.8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70.94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80.4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9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0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1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20.8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3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4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二、非选择题
15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60.65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