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浙江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25 1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事件是(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
2021-01-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人达(     
A.10万人以上B.20万人以上C.30万人以上D.60万人以上
2021-01-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2021-01-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A.清政府、美帝国主义B.列强军阀、美帝国主义
C.清政府、日本帝国主义D.列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
2021-01-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5.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
2021-01-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这组词汇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南昌枪声”②“五四风雷”③“卢沟烽火”④“万里远征”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021-01-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8. 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历史事件的载体,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收集的历史资料,与这一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旅顺大屠杀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2021-01-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9. 读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
1912年北京大学北平
1937年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长沙
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
1946年北京大学北平

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A.B.
C.D.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83年前的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2. 下面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3.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进攻,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31年9月18日B.1937年7月7日
C.1937年12月13日D.1945年8月15日
2021-01-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家属的控诉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2021-01-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5.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配以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2021-01-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七七”抗战纪念日和“九一八”纪念日各自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材料二 2017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2)结合材料二图中信息回答,国家公祭日是因为哪一历史事件设立的?你能从图片中获取哪些与该历史事件有关的有效信息?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7.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上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浑浊的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1)上述材料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中牺牲的代表人物是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危机中的再合作】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3)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紫金山下的悲歌】

(4)上述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数字分别有何含义?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2021-01-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星光点点。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1)“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日本民族一贯手法。回顾80多年前,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寻找失踪士兵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这是偶发事件吗?日军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说起“卢沟桥”,老人浑浊的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2)材料二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3)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材料四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所谓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其“助广军刀”屠杀300多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杀人也超过300人,战后三名“百人斩”战犯受到正义的审判,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4)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悲剧,对此你如何认识?
2021-01-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94抗日烽火
20.65抗日烽火
30.65抗日烽火
40.65北伐战争  抗日烽火
50.94抗日烽火
60.65抗日烽火
70.65五四运动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80.94十年内战
90.4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抗日烽火
100.65抗日烽火
110.65抗日烽火
120.4抗日烽火
130.94抗日烽火
140.65抗日烽火
150.4抗日烽火
二、非选择题
160.65抗日烽火
170.4抗日烽火
180.4抗日烽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