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1-03-31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2021-03-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
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
2021-03-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2021-03-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3-29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2021-03-29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谈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说:“凡战争的责任,当归之于引起战争的戎首(即清方),而不能归之于拔刀抵抗侵略者、放逐篡位者或对无效率的与压迫残酷的政权施以最后的救药者(即太平军)。”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华侵略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自然灾害频繁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2021-03-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以下对周恩来文章解读正确的是(     
A.周恩来批评同盟会与立宪派等政治力量合作
B.周恩来肯定了立宪派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周恩来希望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周恩来主张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1-03-2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进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 下列史实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
C.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
D.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
2021-03-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021-03-29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2021-03-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 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D.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租界当局逮捕,蔡元培和胡适等人为了营救陈独秀,研拟打电报给上海法国领事,其主要考虑是法国领事(     
A.能够施压中国北京政府B.同情求民主的进步人士
C.实际掌有管辖该案之权D.足以代表法国政府立场
2021-03-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6.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