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北京 高二 期末 2022-07-31 3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中国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芒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民间有“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和“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的谚语。下图为芒种节气的两幅海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芒种时节(     
A.在夏至一个月后B.气温会普遍降低C.北方忙收春小麦D.皖南地区忙插秧
2.图乙反映农业机械化有利于(     
①精耕细作②规模化生产③提高作业效率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7-10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为我国某种农作物生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三个农作物生产区(     
A.均有明确的边界B.仅按人文指标划分
C.区域内部性质均一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4.与甲相比,丙生产区(     
A.热量条件更好B.光照更为充足C.易受寒潮影响D.梅雨时节利于收获
5.推断该农作物可能为(     
A.冬小麦B.春小麦C.棉花D.花生
2022-07-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从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到221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进了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土、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下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A.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带B.包括两省市全部地区
C.南连滇藏,东接湘赣D.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7.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A.需强化成都和贵阳中心城市带动作用B.将发挥资源优势,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C.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发展成渝地区D.打造了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
8.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意味着(     
①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重视
②全力打造东部重要增长极
③发挥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④城市协同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7-1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荷兰病”指一国(特别是中小国家)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表落的现象。1959年,荷兰在北海一带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和出口,生产要素特向资源出口部门,传统制造业迅速荟缩,造成经济衰落。全球很多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等都遭遇“荷兰病”的困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患有“荷兰病”的国家(     
A.资源类型多样B.传统制造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不断升级D.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出口
10.自然资源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A.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无关B.自然资源与区域环境承载力成反比
C.自然资源的分布影响产业布局D.自然资源的种类影响城市形态
2022-07-10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截止2022年4月,广州已顺利向黔南长顺县转移23家企业,其主要涉及建筑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这些企业利用长顺优势自然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迅速发展,带动长顺县产业振兴,实现了广黔产业合作共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转移主要是由于长顺县(     
A.劳动力更充足B.市场更加广阔C.生产规模更大D.生产成本较低
12.广黔产业合作共赢表现为(     
①增加广州的就业机会
②促进广州自然资源的开发
③优化长顺的产业结构
④带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0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亚吉铁路全长750余千米,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斜穿境内东非大裂谷10多千米,抵达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该铁路是由中国承建并运营维护的东非地区首条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标志性成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亚吉铁路建设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A.全年高温多雨,生态环境脆弱B.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
C.建设技术落后,运营经验缺乏D.当地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
14.亚吉铁路(     
①加速整个非洲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②加强非洲南部与北部地区间的经贸合作
③促进埃塞俄比亚资源开发与出口
④提高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运输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近年来,海南省海口市探索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光伏大棚,上方光伏板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板下兼顾蔬菜生产,将种菜和光伏发电结合,立体综合利用土地,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左图为我国太阳能空间分布图,右图为海口市光伏蔬菜大棚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最丰富、最贫乏的地区分别是(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③和⑤
16.太阳能(     
A.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B.较稳定,能连续供应
C.分散性强,只能间接利用D.我国总量多,人均占有多
17.光伏蔬菜大棚(     
①建造成本非常低②防雨、防晒③提高土地利用率④增加蔬菜产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7-10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原油消耗总量为原油产量和进口量之和,原油对外依存度为原油进口量占消耗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我国2016~2021年原油产量、进口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原油(     
A.进口量逐年攀升B.产量持续小幅提升
C.消耗总量逐年下降D.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
19.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可行措施(     
①增加国内原油消耗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积极拓展进口渠道④适度加大勘探开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将导致(     
A.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B.碳排放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
C.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的作用减轻D.国际合作加强,各国承担同等责任
2022-07-10更新 | 604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约占青海省面积的一半,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但由于人为破坏,曾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退化。为防止环境进一步退化,我国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近年来,青海省将三江源18个核心区的居民进行整体搬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三江源生态退化表现为(     
①草原沙化②耕地锐减③源头水量大增④湿地萎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2.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A.保护藏羚羊、牦牛、冬虫夏草等珍稀动植物
B.利于大力增加牲畜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C.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满足当地工业用水量
D.研究当地的地质演化,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3.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     
A.首要考虑因素是环境承载力B.仅考虑交通运输和移民意愿
C.促进了迁出地区的资源开发D.实现迁入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2022-07-10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坚决守护国家生态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入境的大量“洋垃圾”(     
A.占用大量耕地堆放,提高土地利用率B.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次生污染
C.进行回收加工,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D.进行高价销售,获得巨额的经济收益
25.我国禁止固体废弃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有效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全民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③提高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环境标准
④加强国际协作,降低废弃物处理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7-10更新 | 820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北京·十堰对口协作8周年。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战略部署下,京堰两地以水为媒,对口协作共谋发展。

湖北十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六成的水域面积和四分之三的库岸线在十堰境内。十堰67%的区域被划入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十堰通过生态修复、移民搬迁、重拳治污等措施。以“生态红线”倒逼产业转型,探索经济绿色生态化,确保一库清水源源不断北送。

(1)简述十堰“生态红线”的主要功能。

北京助力十堰经济转型升级,累计投入对口协作资金18亿元,实施项目53个,先后促成49家优质企业落户十堰,企业投资达104亿元。8年间,十堰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说出2014一2021年十堰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014年12月南水进京后,通过自来水厂流入千家万户饮用,通过泵站和水渠流入水库存蓄,通过管线流入河湖改善环境回补地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地下水资源除了生产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战略储备价值。

表1   2015一2021年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

年份(年)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米)25.7525.2724.9723.0322.7122.0316.39
(3)运用表1中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说出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2022-07-10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瓷土资源丰富,质量上乘。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质地细腻如玉,品质晶莹别透,依托水运经广州出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1)简述景德镇陶瓷自宋代以来享誉世界的原因。

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包括瓷土开采—塑形加工—尾矿丢弃一瓷器烧制等,其长期对瓷土资源的开采加工十分粗放,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至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列举景德镇瓷业生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1世纪初,景德镇3000余家企业中,80%以生产陈设艺术陶瓷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该类型的陶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某校围绕景德镇陶瓷生产开展了研学活动,甲同学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应向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类方向发展,乙同学认为应向高端艺术陶瓷方向发展。


(3)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说出理由。
2022-07-1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地处非洲内陆,80%人口从事农业活动,是世界上最炎热和最贫穷国的国家之一。该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沙漠覆盖。



(1)说出尼日尔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简述尼日尔成为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的主要自然原因。

“绿色长城”计划是在撒哈拉沙漠南缘种植一道宽5千米,长7000千米的“树墙”。位于尼日尔南部的锡米里高原绿化项目是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实施后,可见一些狩猎动物和长颈鹿长途跋涉来到这里。除了遏制荒漠化,“绿色长城”计划还涉及水和太阳能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发展果蔬业、渔业、畜牧业。中国科学院自2017年起参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贡献我国成效显著的荒漠化防治经验。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绿色长城”计划的实施对当地发展的意义。
2022-07-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经兰州时的水量已达到总水量的70%。因此,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兰州以下河段为主要用水区。

(1)简述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的原因。

表甘肃与宁夏水资源利用结构(2018年)

省级行政单位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甘肃0.5647.5137.17
宁夏0.53538.6147.28

(2)与甘肃相比,说出宁夏用水效率的特点并简述原因。

1950年至1997年,黄河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过断流现象。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下游干流再未出现断流现象。

(3)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防止黄河下游干流断流的主要措施。
2022-07-10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建成投产,中国海洋油气工业迈向超深水时代!“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中国南海陵水海域,其距海南岛的150千术,海域水深约1220米到1560米,东西横向跨度达到50千米。



(1)列举两种我国“深海一号”附近海域可发展的海洋产业。

海洋环境极其复杂、极其恶劣,水深每增加一米,资源开采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长,300米与1500米界限,通常被认为是浅水与深水、深水与超深水之间的分界线,以至于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面对近在家门口的宝藏,我们始终举步维艰。


(2)简述“深海一号”开采油气资源需要克服的自然条件。

2021年8月20日下午,来自“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天然气跨越691千米海管,通过白云气田高栏支线正式登陆。2022年2月13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自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起10亿立方来,并可带动周边深水中型气田开发,助力构建南海万亿大气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重要的清洁能源。


(3)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的意义。
2022-07-1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中国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发展
4
中国地理
5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6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题组
3-50.65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及类型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单题
6-80.65区域及类型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上海的辐射功能  地区产业结构及发展单题
9-100.6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题组
11-120.6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13-140.65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单题
15-170.6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题组
18-20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石油生产与消费  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题组
21-230.65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题组
24-250.85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旧选修)  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题组
二、综合题
260.6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及变化
27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28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90.65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300.65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旧选修)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旧选修)  海洋环境问题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