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湖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1-03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1. 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已知某植物的叶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后代表型比为7:1:1,可能是由于含ab的雌配子和雄配子致死所致
B.后代表型比为5:3:3:1,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所致
C.后代表型比为4∶2∶2∶1,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AA和BB的个体致死所致
D.后代表型比为6:3:2:1,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AA或BB的个体致死所致
2022-11-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2与7、8不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自由组合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3. 如图为4个单基因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8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4. 双脱氧核苷酸测序法(也叫Sanger法)是DNA测序的第一代方法。双脱氧核苷酸在2、3号位碳上都脱氧,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需要3号碳上提供羟基,双脱氧核苷酸没有这个羟基,所以一旦DNA子链加入某一个双脱氧核苷酸(如鸟嘌呤双脱氧核苷酸简写ddGTP)则聚合反应终止。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CGATGACTAG的单链模板、某一种双脱氧核苷酸(ddATP或ddTTP、ddGTP、ddCTP)和四种正常脱氧核苷酸,反应终止时合成出不同长度的子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合成DNA,遵循半保留复制原理
B.一次反应完毕检测不同长度的子链,需要进行电泳或密度梯度离心
C.加入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ddTTP)的反应体系中最多获得3条长短不同的子链
D.测定CGATGACTAG序列中各种碱基数量需要构建四个反应体系
2022-08-30更新 | 8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仿真考试 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一般情况下,细胞核中的DNA不易从核孔进入细胞质的原因是DNA被结合蛋白束缚,即使在高度压缩的状态下也比核孔的直径大。原核细胞中的DNA受到拟核结合蛋白的物理约束,使得原核细胞即使没有核膜也不能随意移动DNA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蛋白的束缚限制了核DNA在细胞中的移动,导致其不能进入细胞质
B.DNA通过转录为与其碱基序列相同的mRNA将遗传信息传递至细胞质
C.HIV的遗传物质经逆转录形成的单独的DNA可经核孔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
D.mRNA穿核孔时是不与蛋白结合的游离状态,进入细胞质可与核糖体结合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如下图为四个精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配子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③配子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缺失
C.④配子出现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片段易位
D.①②③④四个精细胞可能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
2022-10-28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无氧呼吸速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是乳酸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可与血浆中的NaHCO3反应
2022-11-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均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不受大脑控制,完全自主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相反
D.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
2022-10-28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右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D.效应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1:狗吃食物能自然地分泌唾液实验;实验2: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3: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
B.实验3中,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行为可能消退,该过程与大脑有关
C.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结构有“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大脑皮层中的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3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