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2-21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的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的是(     
①“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长”——“没有绝对精神,就没有世界”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没有万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淮南子》中说:“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申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这给我们的是(     
①要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开发和利用自然
②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服从自然条件的制约
④要把人对自然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戏剧小说《杨家将》中,潘仁美是残害杨家将的奸臣。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宋朝战功卓著的潘美。在陈家谷口抵抗辽军一战中,潘美指挥不当造成杨继业死亡,这就是《杨家将》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原因。后来,加上评书戏剧的渲染,很少有人知道潘美的功绩,只知道“杨家将”。这表明(     
①只有真实再现客观存在的意识才是正确意识
②意识反映客观事物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进入人脑加工改造后的结果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错误意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M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M市巧妙利用废弃的矿道、闲置的厂房和垃圾堆积地等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创产业园、生态公园,探索出一条固废治理、资源“重生”的生态发展之路。该市的固废治理之路表明(     
①人为联系成功的本质在于促进事物属性的转化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用有利联系代替不利联系
③改造世界需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22民企500强榜单中,民企500强在科技研发、创新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榜单显示,在百年大变局、世纪疫情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企担起胸怀“国之大者”的责任,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同时有人提醒道:“创新路上,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急功近利不可行。”这是因为(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科技创新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②发展是渐进的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创新原则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科技创新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从漫画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感性认识应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追求真理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真实、更可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党的二十大审议并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次党章修正佐证了(     
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实践水平取决于理论创新程度
④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聚焦群众异地就医的“急难愁盼”,统一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政策,精简办理流程,扩大覆盖范围,针对性破解相关堵点难点。这些做法(     
①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和主力军
③是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中国地质大学某特聘教授秉持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同时能够应用于实际当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信念,带领科研团队不懈探索,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获得众多科技奖项。这表明(     
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前提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③科学家的人生价值观为价值选择提供客观标准
④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博物馆里蒙着尘土的古文物,而是山野之间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价值实现机制,内蒙古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绮丽风光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       
①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中国农耕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
③农业文化遗产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④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鉴往知来。在三苏祠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在莫高窟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告诉我们(     
①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前行的重要力量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2022年11月,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之际,乌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之窗”阅览厅。中国向该图书馆捐赠260多本涉及中国文化、艺术、文学等内容的中、英、俄文图书和影像资料。此举(     
①是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我国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为我所用
③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会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
④为乌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窗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得益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与公共体育场馆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村BA”。每逢此项乡村篮球赛开打,球场内都座无虚席,周边村民彻夜观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②把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文化产品创作的不竭源泉
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高雅文化产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茨威格认为,一种教条一旦控制了国家机关,国家就会成为镇压的工具,并迅即建立恐怖统治。任何言论,只要是向无限权力挑战的,都必须予以镇压,还要扼住那持异议的言者和作者的脖子。该观点(     
①主张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②看到了民主与专政是相互依存的
③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承认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