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黑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3-02-03 11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烤(hōng)       (ǎi)            (hèng)
B.泽(zǎo)        猎(shòu)       怀(miǎn)
C.两(xī)            时(shà)          褓(qiǎng)
D.动(rú)            (lù)            择(jüé)
2023-02-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修边幅       海阔天空       风云变换
B.袖手旁观       平易近人       担惊受怕
C.相辅相成       添衣无缝       名副其实
D.挑拔离间       光明正大       川流不息
2023-02-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观看谷爱凌的短片,使我们明白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删去“通过”或“使”。
B.“双减”政策不仅有利于国家多样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焦虑。将“不仅”改为“不但”。
C.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全国各地掀起抢购吉祥物冰墩墩。结尾加“的热潮”。
D.广大市民要掌握节水方法,树立节水观念,养成节水习惯。将“掌握节水方法”与“树立节水观念”互换位置。
2023-02-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下列各项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B.《小石潭记》——陶渊明
C.《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D.《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手法
2023-02-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

同学打电话约小明周六下午去图书馆,但小明周六没有时间,他想跟同学商量周日上午两人一起去图书馆,他说:             

A.去图书馆是好事,要想让我跟你一起去,你必须把时间改到周日才行。
B.怎么不早说啊?我周六已经安排出去了!改到周日上午吧,我有时间。
C.真不巧,我周六有事,如果你周日上午方便,咱们可以一起去。
D.好啊,我也正想去图书馆,但周六恕不能陪,我们可否换个时间?
2023-01-2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论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______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

A.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能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B.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C.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为什么可以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D.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是否可以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
2022-04-04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无意苦争春,_____。(《卜算子•咏梅》)
(2)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4)蒹葭采采,_____。(《蒹葭》)
(5)缺月挂疏桐,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2023-02-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8.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奇:
(2)简: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10.文章中已经很详细地介绍了核舟每一部分都雕刻了哪些东西,为什么还要在结尾一段总结一遍呢?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1. 阅读《虎年说虎》,回答问题。

①老虎高居食物链的顶端,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虎充满敬畏崇拜之情,把虎视为最有威慑力的吉祥物之一,加上虎的形象不仅威猛无比,而且色彩斑斓,额头正中还有“王”纹样,在视觉上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被古人誉为“百兽之王”。

②甲骨文的“虎”就像一只站立的,张牙舞爪的巨兽一样,它“巨口锐牙,利爪长尾”,尤其是腹部和背部的横画,把老虎身上的花纹刻画得生龙活虎、栩栩如生,金文字形跟甲骨文一脉相承,也有少许变异,把身体简化成一条线,小篆字形开始抽象化与线条化,楷书的“虎”字是在小篆字形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而形成的,将篆文表示虎头与虎身的线条变为“虎”(虎字头),而将表示虎腿的“人”形写成了“儿”(旧体写法从“儿”)或者“几”。

③虎在民俗文化十二生肖里面,位列第三把交椅,在十二地支配属“寅”,取名“寅虎”,一天十二时辰中“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这个时候正是山间老虎最活跃的时期,四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故称“寅虎”。

④在《周易》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的结合,常常是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代表,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虎”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用兵的兵符,称为“虎符”。“虎符”用铜制成,分为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付外官,朝廷有事遣使持半符,到外官处发令,半符合则真,即发令,“虎符”代表最高军事权威。《诗经鲁颂•泮水》中称勇武之臣为“娇娇虎臣”,《尚书•牧哲》称武王有“虎贲三百”。“虎”又是军队将领勇猛兽战的象征,威猛的将军素有“虎将”之称,像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勇猛彪悍的部队被称为“虎狼之师”;讨论军事的议事厅称作“白虎堂”;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其坐椅上的虎皮渲染烘托了一种威仪。

⑤在民间,老虎被尊崇为祥瑞之兽,因为有着“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等吉祥寓意,“虎”又与“福”“富”等字谐音,被人们寄托了福运、富贵的美好寓意。我国大江南北普遍流行着这样的风俗,出生的孩子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着虎衣、抱虎枕。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礼典》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系其爪亦能避邪。”于是人们常常把虎画在门上,起到驱除鬼魅的作用。

⑥在文学创作中,关于虎的素材比比皆是。梁山108将中以虎为绰号的就不少;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青眼虎李云、矮脚虎王英。另外像病大虫薛咏、母大虫顾大嫂,也是打着老虎的名号,长自己的威严。比如带“虎”的成语:像形容威武而又生气的“虎虎生威”,像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虎背熊腰”,像比喻事情前紧后松,有头无尾的“虎头蛇尾”。歇后语更把老虎的特质说得惟妙惟肖,比如:一山不容二虎;老虎屁股﹣摸不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毒不食子等等。


(1)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十二生肖里为什么称虎为“寅虎”?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在《周易》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
②另外像病大虫薛咏、母大虫顾大嫂,也是打着老虎的名号,长自己的威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说明的内容。
(4)在中国古代,虎在军事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回答。
2023-02-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2. 阅读《报仇的人来了》,回答问题。

报仇的人来了

①出国留学前,有段小空闲,儿子提出到国内几个城市转转。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也是难得的父子独处时光。二十多年来,仅仅一次暑假,两人跟随乡友去过威海。

②父子二人游,给我的感觉,俨然是一次“素质提升夏令营”,儿子俨然是“夏令营营长”。短短一周,让我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或有四十年历史的种种问题。

③絮絮叨叨。儿子出发前有点咳嗽,一路上,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醒他按时服药。他正忙着“消灭”麻辣串串,我嘀咕几声,便遭来一顿怒怼:“知道了!这句话你已经说三遍了。”大概已经忍受好久,末了,补上一刀,“你能不能别像老妈一样絮絮叨叨?这是衰老的表现,懂吗?”

④添人麻烦。路上我带着一件书画卷轴礼品,外包装是足有一米长的礼盒。抓在手上怕丢,干脆将它塞在背包里,但高出一大截。地铁里挤上挤下,儿子看不下去了,一本正经地发出警告:“能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你那个礼盒背在身后,很容易碰到人家,人家都要让着你。竖着,放在自己胸前,不好吗?还有,你等车时总喜欢站在盲道上。”我像是被抓了现行的“熊孩子”,苦笑着转换话题:“你能替我拿着?”他撂下一句:“你就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⑤自以为是。下榻在一家连锁酒店,顶层是火锅店,四五部电梯里,店家的视频广告全天候轮番轰炸。离开酒店前,我们决定到顶层的火锅店一探究竟。午间,大厅空无一人,我有些不解,随口问服务员:“这幢楼住客这么多,火锅店的广告天天放,怎么还是没人?”回到客房,儿子突然开口:“你怎么这么说话?”我如实交代,“我是感兴趣营销广告和实际销售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儿子诘问:“你对新闻是不错的,但你考虑人家的感受了吗?大厅没人,人家不知道?”

⑥和儿子一路同行,被他一路吐槽说教,似乎是他对我们多年教育引导的一次强势反攻。作为长辈,感觉没面子,静下心来,又觉得不无道理,仔细想想,似乎有点意思。确实,在职场上,我们的那些小毛病、认知问题乃至致命弱点,主管不会说,同事不愿说,下属不敢说。所以,常常会带着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一路狂奔,甚至不断“做大做强”。不过,如果家中有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不会顾忌你的辈分、身份和面子,会以他理解的做人做事标准严格要求我们,也会以“别人家的爸妈”提示我们对标找差距。

⑦遥想当年,我给过父亲不少难堪。嫌弃过,鄙视过,一幕一幕,恍如昨日。父亲40岁那年,我才出生。年龄、观念、知识的差距决定了父子之间共同语言的稀缺,也决定了我们之间会有龃龉有碰撞。

⑧父亲如果在世,今年九十岁了。他离开那年,我儿子才6岁,什么都不懂,但是当爷爷弥留之际交代他“将来要考个研究生”时,他居然认真地点了点头。

⑨父亲走后,我想到和他口头辩论时,自己爱逞一时口舌之快,而父亲只是无奈地苦笑,痛划过心房。我那时该对父亲多些耐心、多些尊敬,哪怕语气温和一些也好啊!

⑩儿子出国读书了。乡邻对我说,我父亲若在世,不知道要开心成什么样。我想,他一定更乐意见到我与儿子之间的“嘴仗”。20多年前,儿子出生时,他就开心地预言过:“哈哈,替我报仇的人来了!”我现在与儿子的“较量”中,总算有了换位的体验,痛,并快乐着。

⑪父子之间“嘴仗”的背后,本无所谓“仇”与“恨”,只是世界上两个最亲密男人之间的较量,往往是幼稚的弱者向成熟的强者单方面发起挑战,是后者对前者爱的一种“报应”。不同的父子,不同的格局。当弱者成熟起来,强者衰老下去,这种紧张的关系便日渐缓和、温柔起来。我想,当年的父亲应该能理解我,而我也早已识破我家那小子的真面目,他的咄咄逼人里,几分是得理不饶人,几分是恃宠而骄。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0年10月)


【注释】龃龉jǔyǔ:指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1)文章题目“报仇的人来了”中“报仇”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2)父子二人出游,儿子对“我”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说教?
(3)细读第④段内容,说说儿子认为“我”添了哪些麻烦?
(4)“总算有了换位的体验,痛,并快乐着”,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痛”和“快乐”分别指的是什么?
(5)“和儿子一路同行,被他一路吐槽说教”,你怎样看待儿子这种行为?请说说你的看法。
2023-02-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3. 阅读《网络热词小议》,回答问题。

网络热词小议

①“逆行者”指代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者;“逆袭”展现扭转局势、转败为胜的韧性;⋯⋯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为语言的发展带来新语料,也嵌入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②透过网络热词,可以一窥当下热点和社会心态。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创作平台,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发明”、改造的不少网络热词生动鲜活,反映着他们的关切和心声,展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硬核”呈现对真正实力的尊重与推崇,“点赞评”表达对优质作品的肯定与赞扬。这些流行词在年轻人中引发共鸣,既彰显独特个性,又在口口相传中传递着青年群体的朝气。

③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经由这类网络热词,可以感受时代发展的进程。“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风向标,民众心态的晴雨表。”作为交流媒介,网络热词虽然来源于虚拟世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民意。从“飒”到“最美”的流行,从“后浪”到“白衣执甲”的新义,新潮、昂扬的流行语成为大众口头禅,润物无声地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这些词语如同一帧帧为社会定格的照片,其背景是更有温度、更具获得感的生活。

④快速更新的网络热词,也为语言演变带来新特点。适应互联网时代交互性、即时性特点,网络热词往往简洁精炼,善于在浓厚的情感包裹下,以浅显直白的方式传达语义。“古文、方言的化用妙趣横生⋯⋯多种多样的网络热词通过新句式、新表达、新修辞,为汉语增添活力。当我们在屏幕上打出“焚膏继晷”“珊珊可爱”这样的古典词语,汉语的典雅与韵味也扑面而来。

⑤网络热词的创造和使用也有讲究。有的网络热词使用不符合交流情境,常会引起尴尬和不适,起不到应有效果:有的网络流行语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更欠缺典雅,需要予以规范。网络热词体现着互联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流于琐碎、粗鄙的网络热词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表达积极态度、观照现实发展,方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①“硬核”呈现对真正实力的尊重与推崇,“点赞评”表达对优质作品的肯定与赞扬。
②这些词语如同一帧帧为社会定格的照片,其背景是更有温度、更具获得感的生活。
(3)文章第④段论述了网络热词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文章从哪三个层面论述网络热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请简要分析。
2023-01-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生活中,有许多小美好,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美好,组成了我们人生中一道道美丽又温情的风景。让我们用一双意眼,去寻找、发现并感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温馨和美好。


请以“生活中的小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023-0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15. 材料作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执行本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997年,17岁的她成功选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并立志成为一名女航天员;2009年,她成功被选拔成为第二批航天员,面对太空环境对女性身体的影响没有惧怕,刻苦训练,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办到;2013年,她参与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结束后,被问及害不害怕,她说:“当我身穿航天服,准备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2021年,她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再次进入太空,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也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这不仅是王亚平个人愿望的又一次实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这些有益启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唯有热爱,才能勇往直前;个人成长与国家的进步紧紧相依。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022-05-07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文学常识综合
50.65情景对话
60.65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8-100.65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  日常生活类  内容理解与概括课内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10.65事理说明文
120.65散文
130.65立论文
五、作文
140.65全命题作文
15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