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期末 2023-08-02 1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某初中学校举行“品古诗词之美,弘扬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该校的立夏、小满、白露、小雪、小寒几个同学凑在一起讨论起古诗词来:

立夏抢先发言:“说起古诗词之美,我马上想起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夜之美: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

白露故作深沉,微微仰头道:“洞湖月夜固然美得宁静澄澈,但我更喜欢许浑的‘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引人沉思。”

小满颔首道:“我也更喜欢这类蕴含着作者丰富情思的诗词,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写尽青春易老,相思难解的悲愁,读着读着,我也悲愁起来。”

小雪一上来就打趣道:“什么悲啊,什么愁啊,辛弃疾说‘_____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生在这么好的时代,小小年纪,咱们有啥可愁的。”

小雪话毕,大家纷纷笑着点头,最后大家的目光集中在没有发言的小寒身上,小寒嘿嘿一笑,昂首挺胸道:“我最喜欢的一首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份豪气,唯有东坡才有。”

大家拍手称赞,齐声笑道:“这份豪气,小寒也有呀!”

2023-08-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2)旧中国的工农,被yā zhà(     )   到救死尚且不暇,怎能谈到教育。
(3)但我总还想对于gēn shēn dì gù(     )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4)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g rén shì (     )
2023-08-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B.难道可以因为害怕牺牲而停滞不前么?
C.数学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我们不言而喻,轻松弄懂了难题。
D.他的演讲真是精彩,尤其是最后几句,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023-08-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合理、妥善地对待外籍病患,不是展现了大国热忱,而是体现了大国责任。
B.最近,“上海名媛”曝光,这些人拼下午茶、拼豪车、拼奢侈品,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炫耀,通过设立虚假的人设引起不明真相的人吹捧,从而达到满足内心虚荣。
C.通过新华社所打造的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使民族的集体记忆被唤醒。
D.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服装企业优衣库打造“明日博物馆”,展示“服适人生”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以及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环境方面的贡献。
2023-08-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5. 下面是一副打散的对联。请根据已排定的部分运用对联知识,重新排序组合。(只填序号)
①夜雨挑灯   ②霁日寻芳   ③卧读(离骚》泪下   ④春宵载酒   ⑤闲歌《乐府》神怡   ⑥秋风闭户
上联:______       ______        ______
下联:______       ______       _______
2020-06-30更新 | 428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我与/卖炭钱何所营
B.故有所不辟也/得患失
C.所欲有甚生者/海运则将徙南冥
D.是亦不可以乎/惧其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孟子认为“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不失本心”的行为,但也有人并不赞同“行道之人”这样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明]杨廷和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盖翘然而起,临于官道者为门。门之后为祠,祠后为书院。引水为流,桥其上,以通往来。于其前门焉,榜曰浣花深处。进于是,则草堂也。堂之左右,亦各为屋,缭以周垣。其东为池,引桥下之水注其中,菱莲交加,鱼鸟上下相乐也。名花时果,杂植垣内。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经始于弘治庚申之春,落成于其年之秋,财不费而功侈,民不劳而事集。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予记之     属:同“嘱”,嘱托
B.于官道者为门     临:靠近
C.夫世子美者     称:称赞
D.轩然与之        并:合并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
11.草堂屡废屡修,是因后世“重其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就其中作者强调的一点,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
2023-08-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①最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一些讨论。其实,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②灾疫无情,人间有爱。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而这份力,有的几乎是个人的全力,这是真正令人动容的地方。很多人听罢落泪,很多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对此类爱心行为的传播,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要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

③话说回来,感动的同时,怎样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有学者认为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就是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发完成的资金向需要帮助的人流动的过程。在许多人眼里,这“第三次分配”就像是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是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因此,无论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前来捐款的老人劝都劝不住,怎么办?对于主动献出的爱心,总不能强制退回吧?同时,又该怎样准确识别一个人的捐赠符合其收入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工作人员的洞察、劝说,而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老人不时之需。再比如,捐赠机构是否可以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更应该被珍惜。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大能量的方式。

⑤其实,当我们讨论“老人捐款该不该收”、倡导“力所能及的慈善”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今天,当物质极大丰富,收入普遍提高,怎样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同时进一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课题。

⑥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俗话说“危中有机”,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更深入的思考、更务实的举措,或许就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始。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25日,有删改)

12.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本文开篇提出①“_____”的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指出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同时要避免②“_____”;再解决问题,指出必须③“_____”,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最后阐述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思考。
13.下列选项与第⑥段画线句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B.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
C.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茨威格
D.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苏轼
14.面对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向意大利、伊朗、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捐赠医疗物资,有人认为这彰显我国互助精神,也有人认为我国疫情还未结束,国家尚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没必要向其他国家捐赠。请结合文意和现实,说说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春夜奇遇

汤素兰

①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间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②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③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④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一—不知道是谁, 已经将一个用白桔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⑤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小宝有救……”。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自己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⑥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5.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下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铺垫或伏笔作用
送走的黄麂包着棉纱、 扎着绷带。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方便动物来去。

为动物求助创造了条件。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16.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18.《春夜奇遇》用了童话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场暴雨过后,一只蜘蛛在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蛛网爬去。由于雨把墙壁打湿了,每当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于是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这种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第二个人看到后想: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后,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结果。消极与积极的结果取决于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


请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08-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潘三同他回家,拿二百两银子以为A.潘三道:二相公,你如今得了这一注横财,这就不要花费了,做些正经事。匡超人道:甚么正经事?潘三道:你现今服也满了,还不曾娶个亲事。我有一个朋友,姓郑,在抚院大人衙门里。这郑老爹是个忠厚不过的人,父子都当衙门。他有第三个女儿,托我替他做个媒。我一向也想着你,年貌也相当。一向因你没钱,我就不曾认真的替你说;如今只要你情愿,我一说就是妥的,你且落得招在他家,一切行财下礼的费用,我还另外帮你些。

②匡超人道:这是三哥极相爱的事,我有甚么不情愿?只是现有这银子在此,为甚又要你费钱?潘三道:你不晓得。你这丈人家浅房窄屋的,招进去,料想也不久,要留些银子自己寻两间房子;将来添一个人吃饭,又要生男育女,却比不得在客边了。我和你是一个人,再帮你几两银子,分甚么彼此?你将来发达了,愁为不着我的情也怎的?

③匡超人着实感激,潘三果然去和郑老爹说,取了庚帖来,只问匡超人要了十二两银子去换几件首饰,做四件衣服,过了礼去,择定十月十五日入赘。

20.以上选段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______,潘三拿给匡超人的二百两银子是______(填A处指代内容)。
21.选段中的潘三后来结局如何?这一结局是因何事造成的?(联系原著进行简要概括)
22.匡超人最后翻脸不认潘三,联系原著分析匡超人性格上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023-08-0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语言表达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名著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热点话题聚焦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填空题
20.94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语言表达
50.65对联
五、文言文阅读
6-80.65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9-110.4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2-140.65新冠肺炎  立论文  论据补充  论证思路  谈认识、谈看法
15-180.65童话
七、作文
190.4半命题作文
八、名著阅读
20-220.65小说  《儒林外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