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新疆 九年级 三模 2023-06-14 1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国家兴,典籍幸。典籍记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做好新时代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在时空对话中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缘起流转,生动演译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宋应星与胸怀“禾下凉梦”的袁隆平,穿越300多年在稻田里握手,透过一粒种子,传承了造福人类的共同梦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研发出青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卷浩繁的典籍资源,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     )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2.文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记(zặi)B.禾下凉梦(chéng)C.青素(gāo)D.卷浩繁(zhì)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A.缘起B.流转C.演译D.融入
4.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语意明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才能……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
2023-06-10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下面对有关文体知识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B.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议论文的三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
C.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其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致橡树》《我爱这土地》等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D.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则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两文都是在作者仕途失意之时所作,但都传达出乐观向上的态度。
2021-1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句极力赞颂孙权的少年有为,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2023-06-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我国“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和为贵”综合性活动,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看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①:

《诗》日:“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xi,相合,和顺),和乐且耽(非常喜欢):宜而室家,乐尔妻帑(,儿女)。”子日:“父母其顺矣乎!”

——《中庸》


材料②: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顺。

——《论语·季氏》


材料③: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捕鱼的网)不如洿(,低洼的地方)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7.【探“和”之义】请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1)人与____和谐相处 2)人与_____和谐相处 3)人与_____和谐相处
8.【为“和”宣传】下面是李华为这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崇和尚美,生生不息。②通过今天的主题活动,使我们对“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千年不竭。④以和为贵,是一种尊重,是允许对方拥有不同观点的权利;以和为贵,是一种     ,是      。⑤希望大家与“和”为伴,与“和”同行。


1)第②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要求结构相同。
以和为贵,是一种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
9.【寻“和”之用】你身边的两个同学小红、小斌因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起架来,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如果你要用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来规劝他们,既不伤同学情,又使他们认识到吵架不合适,你会怎样规功?(提示: 至少用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
2023-06-1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0. ___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国籍)作家_______(作者姓名)。
2023-06-10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六、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名著《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