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2023-2024学年高三7月月考政治试题
山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8-04 9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②“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③“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劳而不得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9-29更新 | 417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领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这实证了(     
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面貌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       
A.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B.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D.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023-11-07更新 | 127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百年辉煌党史。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下面是集邮爱好者小陈收藏的其中3张邮票。

对于上面邮票中的信息,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①“开国大典”——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实现了伟大飞跃
②“改革春潮”——我国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③“摆脱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国梦
④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6更新 | 19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2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共产党宣言》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资本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据此可以得出(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资本至上的逻辑息息相关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只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须具备自由劳动者和资本两个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西方构建的现代化道路实质是以资本逻辑来引导社会发展,甚至干涉他国发展并从中获利,且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危机仍时有发生。而与此不同,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说明(   )
①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是导致危机无法解决的总根源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④西方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干涉他国的发展来转移其自身面临的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6-19更新 | 34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的历程为实现现代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体现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在今天的中国(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的工程
③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④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踏上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给它们的社会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该观点(     
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特殊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6更新 | 1248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
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斗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0更新 | 1126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2022年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再次向世界发出开放合作的中国声音。事实是中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旨在激活自身发展的澎湃春潮,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能。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③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2.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社会能克服自身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私有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可以调和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面论述启示我们(     
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党,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恩格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习近平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       
①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
③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0115次组卷 | 92卷引用:高二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4):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重任落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这说明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①中国共产党打破历史规律的结果   ②中国工人阶级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决定的
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斗争过程做出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11-08更新 | 23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里强调的是(     
①立足实际,紧跟潮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
②融汇古今,汲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面向世界,兼收并蓄,借鉴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
④坚持真理,勇于追梦,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
②“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的想法,不肯承认革命高潮到来
③“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预言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强调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该(       
①背诵和重复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和词句
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把其当作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曾用充满诗意的文字热情赞颂道“这是帝国主义黑幕笼罩下的拂晓之光,是全世界受苦难人民的巨大福音,是继十月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共产主义运动的滔天巨浪!”史沫特莱所赞颂的事件(     
A.标志14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从播种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从一大到二十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从不同维度记录了中国的非凡成就。取得上述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不动摇
③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205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政治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此,我们党应(     
①敢于斗争,以伟大斗争统领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②全面从严治党,以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③守正创新,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发生变化的最大实际
④深化党史学习,在历史经验智慧的学习运用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4更新 | 173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至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7729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2021-08-25更新 | 1760次组卷 | 53卷引用:统编版(2019)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脱欧冲击、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能源短缺、英镑狂跌、首相危机等“完美风暴”不断来装,英国政治制度的正统性面临挑战,曾经所谓的“人类灯塔”正在渐渐失去光泽英国各种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B.私有制导致英国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残酷现实
C.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不能适应社会关系的发展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2022年是《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书中用作者本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他当年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     

①该著作以其真实性指导革命成功
②科学社会主义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党必须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④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925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四、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之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启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稳健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陷于政治失序、经济低迷、社会动荡,中国发展道路展现出的确定性更令世界瞩目,“中国之治”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拓者。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你对“‘中国之治’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拓者”的理解。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推进国家现代化。历史证明,想走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子行不通,照抄照搬别国工业化发展的模式也“水土不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假如你是学校一名“二十大精神”宣讲员,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撰写一篇宣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历史新成就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多选题
1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3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20.65改革开放的意义单题
4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标志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5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60.8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7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单题
80.65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梦的特点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单题
9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100.65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单题
110.6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单题
120.94私有制的确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13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单题
140.6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与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单题
15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160.6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单题
17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180.8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单题
19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210.6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单题
22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共产党宣言单题
230.85空想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240.85私有制的确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250.6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单题
二、多选题
30.8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三、主观题
26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材料分析题
27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开放性试题
280.6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