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8-08 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列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与北京人遗址有同类发现的是(     
序号遗址考古发现
A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以及直立人头骨化石
B河北省尚义县四台遗址发现了数座聚集而居的半地穴式房址
C甘肃庆阳市南佐遗址发掘了大量白陶、黑陶以及炭化水稻遗存
D宁夏贺兰县苏峪口瓷窑址揭示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到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关于春秋时期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A.史前时期旧石器时期B.距今大约400多年到700多年
C.史前时期新石器时期D.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2023-08-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朝(     
A.休养生息的政策B.分封制度的推行
C.科学技术的进步D.基层管理的状况
2023-08-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隋朝时,扬州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转运港口。到唐代,扬州成为了最大贸易城市。据下图可知,扬州地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     

   

A.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B.其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
C.扬州是隋朝都城之一D.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武汉市七一中学戏曲社团准备选取以下元素再现中国古代的场景,该场景反映的是(     
   
A.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学B.隋唐时期的繁荣开放
C.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D.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2023-08-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则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三民主义的广泛传播
2023-08-0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艰难创业是因为一战期间,日本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黄金时期是因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坎坷命运是因为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美国开始独霸中国。
D.黄金时期是因为辛亥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
2023-08-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8.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时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
书名《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民族英雄评传》系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诗话》《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2021-06-27更新 | 3884次组卷 | 98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92年陪同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人员这样比喻:……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方向摆正了”的含义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D.在广东和福建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做主C.胜利曙光D.重返联合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指出,民主制是对大众自由的限制,实行民主制其实只是无政府状态,然后导致专制暴政。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也指出,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他们的观点反映出
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缺陷B.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
C.民众希望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D.雅典知识分子重视人的价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600年,法国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00年,有2/3的成年人识字。1840年,新婚女子有1/2识字。这些变化( )
A.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B.推动了人口的大幅增长
C.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D.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2022-04-28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列宁社会主义探索的得与失》一书中提到:“与其说是一种退却的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的政策,即回归到正常的经济秩序中来的政策,回归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的政策。如果从更深层面来讲,可以说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C.推行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2-09-15更新 | 119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29年,德国作家雷马克出版《西线无战事》,售出百万册。书中写到,“经历过战争的12年后的今天,必须坚决地反对美化战争,死者的遗嘱不是说要报仇,而是说战争永远不再有!”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大发展B.一战后民众对战争的态度
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亚非拉民族独立的大浪潮
2023-05-11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从建筑看历史变迁】

材料一

①明长城遗址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②盘龙城遗址
距今有3500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城址,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③赵州桥
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材料二


      
            图1 唐长安城休闲娱乐场所分布示意图              图2 北宋东京城休闲娱乐所分布示意图

唐宋时期的都城中的寺庙、茶坊、酒肆都成为了重要的娱乐场所。在以坊市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唐长安城中,酒肆茶坊的分布区域与其主要服务对象以及都城的政治、经济存在紧密联系。入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都城东京的公共娱乐文化活动也更加繁荣昌盛,城市市民的休闲活动空间得到了不断扩展。

——摘编自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

材料三


图3 红楼简介:红楼,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图4 遵义会议旧址简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在这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将材料一中的建筑或建筑遗址按所属的历史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序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图2宋代休闲娱乐场所区域分布与图1唐代相比呈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3)纪念性历史建筑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材料三两处历史建筑中任选一处加以说明。
2023-08-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16. 【从地图看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地图的变化


材料二   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1)阅读材料一,找出与下列历史时期相符的地图(填序号),并指出欧洲地图变化的原因。(一战前的欧洲;一战后的欧洲;二战后的欧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新格局”;除美国外,请再列举两例推动世界“新格局”形成的力量。
2023-08-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从青年看责任担当】

行走的青年

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李大钊

(1889—1927)

李大钊自幼父母早逝,祖父的言传身教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和思想基础。他少年立志,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他1895年入私塾学习,到1916年日本留学归国,辗转求学20年,始终把自己的求学和挽救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黄继光

(1931-1952)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国主义发起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

邓稼先

(1924-1986)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1948年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他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青年”“责任担当”为主题,完成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字数100字以上)
2023-08-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5月调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5,15
2
史学热点
3
中国近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65纪年方法单题
3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4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5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元曲单题
6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单题
70.6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80.4抗日救亡运动 单题
90.65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10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11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120.65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单题
13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4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明长城  武昌起义
160.65一战的影响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三、论述题
17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