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1 . 古诗文本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破:(             )            将晓:(              )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
3.《从军行》写出了成边士兵的_________之情。
2024-05-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困难(0.15) |
2 . 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_____的感情。
2024-05-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3 . 古诗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作者作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

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他的_______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_____》中也有体现。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大气,同时也影射_________
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
2024-05-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4 . 文学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感的是这天气,天气越来越冷,又要准备过冬的物资了。
B.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
C.诗歌抒发的是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D.诗人因为睡不着,在秋天夜晚走出门,对眼前景致有感而发。
2.说说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
2024-05-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五年级下·河北保定·期中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5 . 材料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根据诗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
(2)“剑外”是当时叛军的根据地。                    (      )
(3)“放歌”“纵酒”是诗人欣喜若狂心情的具体写照。             (      )
(4)“即从”“便下”写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要读得轻快、迅疾。             (      )
3.用自己的话写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言志,词传情,每一首诗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从“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感受朋友渐行渐远时李白的惆怅;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中感受诗人对乡村儿童的赞许;从孟郊《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诗人笔下母爱的温暖。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蠡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6 . 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解释“﹏﹏﹏”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古诗词鉴赏
7 .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诗题材与其他三句不同______。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024-04-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8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理解词语意思。
却看:________       青春:_______
2.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3.诗的前半部分写了初闻喜讯的_______,后半部分写了诗人手舞足蹈做_______的准备。
2024-04-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9 .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列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将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______,陕北民歌“________________”形式常用这种表现手法。
(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10 . 赏析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ㅤㅤ)恃风雷,(ㅤㅤ)齐喑究可哀。

我劝(ㅤㅤ)重抖擞,不拘一格降(ㅤㅤ)。

(1)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横线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 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