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韩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2)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5)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6)《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像这样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是苏轼的喜悦;“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________”是王维的离愁;“________,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________”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______”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________,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曰:非然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2024-04-2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1)
3 . 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谚语:病从口入,________
(2)名言: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
(3)文言文:_________,名曰女娃。女娃_____,溺而不返。《精卫填海》
(4)诗被千古传诵,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朴素的道理;“________,不肯过江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畏生死的英雄;“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让我们听到了诗人对朋友的温暖劝慰。
2024-03-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4 . 背诵积累。
【善于提问】我国古人很重视“问”。韩愈说: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王充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____
【惜别朋友】高适和董大告别之际,鼓励朋友:莫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诗悟理】苏轼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写出了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卢钺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出这样道理:__________三分白,__________一段香。
【边塞风光】王翰被戍边将士们粗犷爽朗的豪气所感动,写下了: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看到边塞连年战事,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补充完整下列名句,再选择填空。
①好问则裕,________。——《尚书》
②博学之,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 ——《礼记》
③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王充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 ——韩愈
(1)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说这个意思的是句子_____
(2)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我们都应该做到句子____
(3)人有疑问、有困惑是正常的,正所谓句子____讲到的。
(4)表达勤学好问这个主题的名句还有:_________
6 .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读文赏景。自然风光或壮观,或静美:《走月亮》中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________________!”《暮江吟》中有“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
(2)读诗明理。《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雪和梅各有所长。
(3)小新在学习上有了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你会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4)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其中我对《___________》印象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古诗文、日积月累知识填空。
(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看到美好的春光,我们会想到唐代韩愈的“①________,②_______”;寒食节到来,我们会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③______”;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的《浣溪沙》中的“④________?⑤______!”劝慰他;看到革命烈士为国牺牲,我会想到文天祥的“⑥________,⑦_____”……
(2)王刚看书总是囫囵吞枣,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①___,一字值千金。”“②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好书绝对不是坏事。
2023-10-1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镇下六小学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卷
8 . 根据原文或者情境填空。
(1)________,自用则小。
(2)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
(4)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故为精卫,______,以堙于东海。
(5)看到落日映照在江面上的景象,我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6)《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说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尽相同。
(7)疑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王充曾说:“智能之士,____________。”
韩愈认为:“_____,孰能无惑?”
2023-10-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写景诗中,诗人可以通过景物抒发感情,也可以借由景物寄寓一定的道理。白居易在《暮江吟》一诗中,用“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日暮时分江边美景的喜爱之情。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人们只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卢钺的《雪梅》则用“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2)在学习中,有疑问是正常的,正如韩愈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我们要做到“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思考与实践并行,才能不断进步。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潮》原文填空)
2023-10-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0 .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或名言。
(1)老师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
(2)同桌琳琳很聪明却不爱学习,我用“智能之士,____________”来劝告她。
(3)我从大雁南飞感受到秋天的脚步,“八月里来____________”;从月夜白露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
(4)细细的溪水,______,流着月光。
(5)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___________,故为精卫。
2023-10-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区人民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