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高二 期末 2023-01-27 1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史学以叙事为历史的呈现与构成方式,历史叙事的本义指向叙事的历史。模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是西方对叙事史学解构的主要达成路径,这种认识在国内史学界并未引发更多反馈。西方将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是基于其历史文本得出的认知,这是一种缺少宏观观察的考量:倒置了历史叙事与叙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忽略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曾经的包含关系。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具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西方有关历史叙事的认识,本质上将历史叙事视为“叙历史事”。这无疑淡化了历史在讨论对象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就弱化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西方学界的历史叙事认知,无法逾越的障碍之一是叙事与历史叙事发生的先后关系。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类似于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后者的范畴大于前者,但前者早于后者。所以,用当下历史学中记录与解释的状态,去考察业已存在的文本,必须谨慎。这种考察尤其不适合史官文化。史官文化是早期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史通》认为“史官之作,肇自皇帝,备于周室”,据《吕氏春秋》所记,中国在夏朝已有“太史”,三礼等著述就显示了周代史官系统的成熟。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历史记录、解释等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

造成中西对历史叙事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别。中国古代并无纯粹的叙事文本,前四史如此,《左传》等亦如此。如《左传》至少包括解经语、记事、论事和叙事四种形式,一方面叙事在文字体量上所占有的优势与其史料价值并不能完全成正比,另一方面对话在叙事中的大量存在也保证了表达的客观性。如上要说明的是,作为经典文本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同时,中国历史叙事的表达方法也是历史的,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开阔的时间跨度。

中国历史叙事高度重视事件发生的时间。《春秋》中,记言、记事之分得到充分体现。到《左传》,一方面已经言事相兼甚至因言成事,另一方面在诸如丁丑、戊午等具体日期之外,又创造了“初”“……之岁”等等时间表达方式。《左传》的时间表达则为《史记》《汉书》等所继承,时间的精准程度从“以事系日”跨越到了“以事系年”。中国历史叙事所建立的时间秩序,保证了历史真实被客观陈述,是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别在文本中的呈现。开阔的时间跨度,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注重的是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的意义。文学叙事中的事在时间上一般是连续的。历史叙事则多由片段事件组成,人物依托于事件造成了人物形象的“片面性”,比如,郑庄公是“失教”的,是“有礼”的,也是“失刑政”的……

中国的历史叙事文本,体现的是以历史为核心的叙事方法,叙述侧重点在事而非人或事件的意义,时间秩序保证了中国历史叙事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明确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是定位经典文本性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历史叙事这一概念介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意义即学术增量所在。

(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界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是等同的,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实情、不科学合理的。
B.西方学界将历史叙事视作“叙历史事”,这种看法忽视了历史的中心地位,消解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
C.倘若读者不了解中国历史叙事具有开阔的时间跨度特点,就极有可能看到一个“失真”的郑庄公。
D.时间秩序是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历史叙事具有独特性与独立性的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比较了中西方对于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为下文分别详细深入地论述奠定了基础。
B.在论述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时,文章以历史与历史学来作类比,易于读者理解,也有利于论述进一步展开。
C.第三段以《左传》叙事的特点为例,说明我国古代并无纯粹的叙事文本,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
D.为了论述中国历史叙事十分重视事件发生时间这一观点,文章列举代表性作品进行佐证,以时间先后为序,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模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界限,西方学界使叙事史学得以解构,但这并没有得到我国史学界的认可。
B.困扰西方学界的问题——叙事与历史叙事究竟谁先出现,对我国学界来说则是显而易见的,即历史叙事要早于叙事。
C.以《史通》《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史官文化造就了我国历史叙事的存在形态,也决定了历史之真在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D.我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存在区别,明确其界限对经典文本性质的定位,对历史叙事概念本身均具重大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儿的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

材料二:

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

材料三:

自2020年1月20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年2月19日)

材料四:

“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25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8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9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

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年3月1日)

4.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70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开,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
B.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C.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人民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D.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卫生健康部门将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B.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
C.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D.中国针对新冠疫情所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都给考察组专家留下深刻印象。
6.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短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注】①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比写一本《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D.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困难套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2023-01-1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B.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C.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D.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钱财,这里犹言“条件”。三资者备,指上文所言的广地、富民、博德三者齐备。
B.九鼎,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视为国宝,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
C.“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中“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用法和意义相同。
D.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惠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继之双方互陈观点。最后以定蜀的结果对双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后的裁定。
B.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
C.张仪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并认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
D.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出兵进攻蜀国。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2023-01-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