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西省宁冈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三 开学考试 2023-09-10 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体现着美和真理,到孙思邈的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再到南丁格尔的听从上帝之召唤,行使人间之信任。人文关怀一直伴随着医学的产生、发展、完善,直至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掠地,技术开始全面接管我们的生活……

不能说人文关怀消失了,它只是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风潮之中,逐渐被忽略被搁置。即使众多医学家和人文学者不断大声疾呼,但医学的天平仍向科学技术一再倾斜,医学的本质开始被科学技术反复代言。

没有人文关怀的医学,会是怎样?大概医术会蜕变为一种极其专业的技术,与炒股、写代码无异。而医患关系将会变成普通的客户关系,双方都在进行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终于,医学变成了一桩要命的生意。

强调人文关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迫切,正如奥斯勒多年之前的提醒:医学目前最大的弊端,是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我们都有患病的经历,都曾经有患者的身份。患病期间既有肉体的痛苦,更有精神方面的无助。于是治疗的过程,不仅是摆脱肉体痛苦的过程,也是获得心灵慰藉的途径。人文关怀就是两者的集中体现,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接受医学并非万能。从科学的角度考量,医学即便伴随着人类文明就已经诞生,但其发展的过程与人类进步的形态一样,依然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人类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都无法回避死亡的来临和孤独的困扰。即使死亡也许可以被医学无限期推后,但精神层面的焦虑不会随之消失,而一味纠结肉体的治愈,其实是在施加精神的枷锁,令人备受折磨。

所以才需要人文关怀的介入,医学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临终关怀的兴起使得医学在面对死亡时,不再被动万分,不再束手无策。因为人文关怀使得医学成为了人学,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肉体治愈层面。

为了保持医学艺术和使命兼具的特性,人文关怀必须保驾护航。无论是医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艺术,还是在患者中普及医学并非万能的观念,又或者是大力营造医院人文环境,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都是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永远保持医学人学底色的努力。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所刻: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选自果其然《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为医学保驾护航》)

材料二:

当前,医学诊疗越来越依赖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在部分医务工作者心中,医疗服务过程中不能缺失的人文关怀却日渐淡漠,这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对此,记者专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

记者:医学为何比其他任何科学更强调人文精神?

曾益新:医学是一门充满了人文精神的科学,除了具有科学技术的一般属性以外,还在于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既以人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因此,医学比其他任何科学都更强调人文关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从来就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群众就医体验和改革获得感。坦率地讲,一些医患沟通上的问题甚至医患矛盾的发生,与有的医务人员人文素养不足有直接关系。

记者:早在20世纪末,我们就认识到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的医学模式还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曾益新:虽然许多专家一直呼吁重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但是要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依靠大批具有高精尖医学技能且具有丰厚人文素养的新型医学人才去研究这种模式,同时倡导传帮带的精神,使学生在老师的培养关爱、言传身教中感受职业精神,在浓郁的人文素养中成长。

记者:以人文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落脚点在哪里?

曾益新:所谓大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当前,医务工作者要改变见病不见人的单纯技术服务观念,在诊疗方式上需要了解病人的心理与情绪,重视与病人的沟通,要使医学实践从单纯寻求药物、手术的治疗转向追求治疗安全、持续有效、微创或无创、改善预后、经济耗费低和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而对于医院来说,服务流程的设计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可能地方便、优质、高效、温馨,要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

(选自金振娅《医学更应强调人文关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医学的天平向科技倾斜,医学的人文关怀被漠视被搁置,医学的本质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人文关怀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在曲折中不断进行,直至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全面接管我们的生活。
C.医疗服务中要兼顾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当下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需要高度重视。
D.实现当前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的方向转变,关键在于开展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缺少人文关怀,医术必然会蜕变成为一种专业的技术,医生与患者会为了“自我利益最大化”进行博弈,最终将医学异化成生意。
B.医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人学”底色的努力,更多地增加人文关怀的介入,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肉体治愈。
C.医学是一门充满着人文精神的科学,具有科学技术的所有属性,它比其他任何科学都强调人文关怀。
D.随着远程医疗、微创或无创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多地降低经济耗费,提高生命质量,从而实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3.医学要强调人文关怀,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癌症晚期患者情绪异常焦虑急躁,医护人员耐心地倾听他的牢骚,多用鼓励的语言安慰他,让他情绪镇定下来。
B.某艾滋病患者近期病情稳定,暂时回家调整休养。病患的诊疗医师主动与其电话联系,并指导他在家规范作息和饮食安排。
C.某新冠肺炎疫情患者入院后有心理负担,担心家人、朋友会疏远和自己的关系,医生开导他病情康复后不会传染他人,可正常生活。
D.某年老患者在医院去世后,无直系亲人为其料理丧事。医护人员集体募款为其聘请入殓师,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
4.材料一文末划线句“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如何加强医学领域的人文关怀?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想法

梁晓声

父亲进屋与秉昆一起收拾时,寻常交谈似的问:那个穿一身军服的小伙子,他上北京的大学了?秉昆于是明白,父亲在外边听到了屋里的谈话。两个多钟头里,父亲一直在外边,这让秉昆心生自责。只想着把朋友们陪好,却完全忘了外边的父亲,多不应该呀!

他内疚地说:对,他叫吕川,我们几年没见了。”“是名牌大学?

对。

他家也是共乐区的?

对。他妈也没工作,和我妈一样,家庭妇女。他爸是鞋厂的,解放牌胶鞋就是他爸那家鞋厂生产的。他爸身体不好,提前退休了。

他也和你一样,在酱油厂上班?”“对。

他上学那年,是要群众推荐、领导同意的吧?”“对。

父亲不再问什么,反复擦桌子。

秉昆猜测到了父亲心里在怎么想,幽幽地说:爸,吕川当年在厂里确实表现好,但我当年在厂里的表现也很好。不论工人群众还是领导,指责不出我有什么严重缺点来。当年上大学的情况特殊,他父母不是他的生身父母,他是烈士遗孤……

父亲终于停止了擦桌子,一边洗抹布一边说:可我是你亲爸,同样是我们这样家庭的子女,你哥考上了北大,你姐也考上了北大,就你这辈子恐怕是进不了大学的门了,当然是因为各有各的具体情况。

秉昆一下子光火起来,顶撞道:爸,就咱们父子俩的时候,你说话能不能直来直去的?你绕着挺大个弯子说话,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了,而且也不像你一名老工人说话的本色。

他当时正搬起一把椅子往原处放,说完那句话才把椅子放下去。由于光火,发出很大的响声。

父亲那时已洗好抹布,正拧着。听了他的话以及那很大的响声,弯着的腰背一动不动地弯了片刻才缓缓直起,慢腾腾地把抹布搭在绳上。

秉昆又说:屋子收拾完了,我想回去了。

父亲转过身面带忧伤地说:秉昆,我刚才是在好好地跟你聊。你觉得一句话不爱听了,就可以不顾辈分来训我吗?

秉昆张张嘴,无话可说了。

父亲接着说:我如今老了,发不动脾气了,只有任凭别人对我发脾气了。即使我的小儿子对我发脾气,我也没辙了。但是秉昆,你要记住你爸今天晚上对你说的话:朋友之间,谁有困难了互相帮助我是赞成的,大家共同帮助一个有困难的朋友也是我竖大拇指支持的事。可如果几个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将来过上好日子的希望,押宝似的押在一个朋友身上,那不就太没志气了?那样还不把那个朋友的人生给拖累垮了?

秉昆又有道理了,他说:爸,我又不爱听了。第一,你不了解我们,在门外听到只言片语就想当然地进行批评,这叫自以为是。第二,我没我朋友们的那些想法。如果你的批评也是针对我的,对我不公平。第三,我的朋友们并不都是没志气的人,恰恰相反,他们都是各方面很要强的人,要强又怎样……

你给我住口!父亲也光火了,拍一下桌子严厉地说,你小子还以为不是命里注定吗?当然是命里注定!但人的命是可以改变的!一代改不了,那就只能靠下一代!下一代还不行,靠下下一代!以前是机会有限,如今不同了,考大学就是比较公平的机会!你告诉你那些朋友,只要有几分希望的都要争取考上……

爸,你这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都当了爸爸妈妈,有家不像个家,工作累,工资低,现在要他们考大学那是成心给他们出难题!比如我,有那么高的心气考吗?考上了能一路顺利地读完吗?

父亲打断道:那就认了你们这一代的命!咬紧牙关,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学里去!这比把希望依赖在什么吕川叔叔身上靠谱多了!

由无话可说到有些话非说不可的周秉昆,此刻又无话可说了,他越听越明白,父亲内心里显然对他颇为失望,却又不便直言。如果不是哥哥和姐姐都考上北京大学,嫂子也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父亲也许对他不会有什么失望。如果吕川这个晚上没出现在自己家里,父亲也许还会对他这个小儿子的转正多少感到点儿欣慰,可哥哥姐姐同时考上了北大,同样是酱油厂工人的吕川即将从北京的名牌大学毕业,而且一下子成了朋友们的指望,便让父亲对他这个小儿子内心生出欲说还休的失望了。

秉昆觉得,父亲口口声声所说的你们其实是。秉昆头脑里并没有太多朋友们那些想法,不过,谁不希望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将来成为有权力的人物呢?谁不希望好朋友的权力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起到比个人努力强大许多倍的作用呢?

正如父亲对他这个小儿子既觉得有些话非说不可,不说如鲠在喉,他也是那样的。既然有话都不能直说,他懒得继续与父亲理论下去了。

秉昆一转身往外便走。

退了休的老建筑工人,光字片最受人尊敬的一家之主,重体力劳动榨干了身体却志气更高的老父亲周志刚,喉咙里发出一声呻吟般的哽咽,双手往脸上一捂,缓缓蹲下来。他无声地哭了……

(节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回答父亲的问话时,秉昆内心充满了自己没能考上大学的内疚之情,只能一连串地说“对”。
B.父亲“弯着的腰背一动不动地弯了片刻才缓缓直起”,主要是因为父亲常年劳累造成的身体的伤病很严重。
C.“你不了解我们”,这句话说明父亲对秉昆和其朋友们的不理解,才是父子间最主要的矛盾。
D.秉昆替父亲眼中“没志气”的朋友们进行辩护,其实也是在为有类似心理的自己进行辩护。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父亲反复擦桌子、洗抹布、拧抹布、晾抹布的文字,是对父亲复杂心理活动的外化描写。
B.小说语言平易,多用白描却很传神。如“秉昆张张嘴,无话可说了”,写出了人物的欲言又止。
C.小说善用对比,借助吕川、哥哥姐姐以及秉昆的朋友们的“成功”,反衬出秉昆人生的“失败”。
D.小说结尾部分通过第三人称视角,全知全能地展示了秉昆的所思所想,叙事灵活,便于读者理解。
8.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
9.小说《人世间》封面上有一句话:“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注],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劝裕行。裕以昶监中军留府事。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刘裕过大岘,燕兵不出,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曰:“公未见敌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六月己巳,裕至东莞。(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将步骑五万屯临朐,闻晋兵入岘,自将步骑四万往之,使五楼帅骑进据巨蔑水。前锋孟龙符与战,破之,五楼退走。裕以车四千乘为左右翼,方轨徐进。与燕兵战于临朐南,日向灵,胜负犹未决。参军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战,临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裕遣藩及建威将军河内向弥潜师出燕兵之后,声言轻兵自海道至矣,向弥擢甲先登,遂克之。超大惊,单骑就段晖于城南。裕因纵兵奋击,燕众大败,超遁还广固,获其玉玺、辇及豹尾。裕乘胜逐北至广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于是因齐地粮储,悉停江、淮漕运。二月,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为地道出击晋兵,不能却。丁亥,刘裕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日也,不利行师。”裕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四面急攻之。悦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韩范谏曰:“彼皆衣冠旧族,先帝遣民;今王师民伐罪而尽坑之,使安所归乎?”裕改容谢之,送超诣建康,斩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注]南燕(398-410年),晋时十六国之一,由慕容德所建,其侄子慕容超嗣位后,为东晋权臣刘裕所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B.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C.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D.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军臧熹以为必克”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不同。
B.“自将步骑四万往就之”与“就有道而正焉”(《论语》)两句中的“就”字含义相同。
C.“裕数以不降之罪”与“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数”字含义相同。
D.“今王师吊民伐罪而尽坑之”与“及见贾生吊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吊”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上奏请求讨伐南燕,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只有孟昶、谢裕、臧熹三人赞成刘裕,一个月后,刘裕率领军队进发。
B.慕容超先派人屯驻临朐,后来听闻东晋军队已过大岘山,于是亲率大军前往,并派人进据巨蔑水,南燕军前锋在与东晋军队交战中获胜。
C.在临朐之战中,两军一时难分胜负,东晋参军胡藩推测留守临朐城的南燕军队一定很少,建议从小路偷袭临朐,刘裕采纳了他的建议。
D.刘裕军队追击南燕军队至广固,攻下大城,将慕容超的军队逼入小城。南燕军队试图挖地道出去攻击晋军,但是失败了,最终广固被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
(2)悦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
14.攻克广固后,刘裕为什么想坑杀广固军民?后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是《论语》中的故事。孔子带学生们周游列国,迷路了,让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
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它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D.“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16.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