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9-29 1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见《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当代青年生逢伟大盛世,肩负伟大使命,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当代青年要传承好光荣的五四精神,以小我融入大我的历史担当,继续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全力以赴,以青春之火,肩负使命,不断在摸爬滚打中砥砺初心,在基层历练中坚定信仰,在火热实践中升华思想,让青春的价值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中充分彰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面对新的时代使命和改革任务,传承五四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接受红色教育、走红色道路,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将奋斗作为青春底色。要时刻兼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紧迫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以敢闯敢争的锐气、自我超越的勇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学会在急难险重中磨炼自己,从而更好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争先、贡献力量、建功立业,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让青春的价值在奋斗中彰显》,见《中国青年报》青年锐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整个社会里最有生气、最为积极的社会力量。
B.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要努力放飞青春梦想,谱写青春之歌。
C.共青团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
D.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要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习主席的观点,突出强调了青年工作对于国家、民族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影响。
B.材料一主要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新时代青年须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时代的青春之歌。
C.材料二回溯青年的历史性贡献,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他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雌壮歌。
D.材料二指出传承五四精神,“小我”融入“大我”,是青春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青春的价值在奋斗中彰显”中“奋斗”的一项是(     
A.青年人要时刻秉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感,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B.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C.青年以敢闯敢争的锐气、自我超越的勇气、不懈奋斗的朝气,在踏实肯干中,实现自我脱贫。
D.在基层历练中坚定信仰,在火热实践中升华思想,让青春的价值在民族复兴中充分彰显。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铁盒里的秘密

朱士元

(一)

雪停了,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路面被一层薄冰覆盖着,车子行驶在上面发出咔咔的响声。真是不巧啊,刚到淮阴就一连下了几天雪,今天终于可以出门啦。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显得很兴奋。

爷爷,我们还得等一等,路面现在有点滑,车子不能开。孙子华振不打算急于现在就开车走。孙子啊,我真的有点等不及了。

您别急,我们到了这里不就是等于到了卫爷爷的家了吗?

不是还有20里的行程吗?

20里转眼间就到了。

好,好,那就再等一会儿吧。这个雪,和我们那年在战场上一样,一下就是好几天啦,雪停了以后,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二)

华伟是19492月参军的,那年他刚满20岁。到了部队,他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班长卫国。解放家乡的战斗打得很激烈,捷报也频频传来。华伟跟在比自己大两岁的卫国身后,学会了很多打仗的本领。

战斗休息期间,卫国教华伟识字,还教他打枪扔手榴弹,还为他补衣服。很快,华伟视卫国为亲哥哥,卫国也视华伟为亲弟弟。

要去海南了。部队离开家乡的前一天晚上,华伟的母亲煮了20个鸡蛋送了过来,她要儿子不要饿着。华伟无法面对母亲,劝她连夜回去了。

华伟把20个鸡蛋分给了全班人,班长让他留着自己吃,华伟一个也没留。那么多的战斗,华伟经历了。他看着好多战友离开了他,心里想起来就会难受。

(三)

华伟,我们马上要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了。你怎么想?卫国问。保家卫国,这是七尺男儿的担当,我一定去!华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高望山战斗是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进行的。战士们已经断粮两天了,粮食还是送不上来,雪是他们唯一充饥的来源。

敌人再一次反扑过来,战士们怒目圆睁,等待敌人靠近些,再靠近些。打!首长一声令下,敌人倒下了一片,余下的缩着头拼命往回逃窜。

轰!一颗炮弹落在华伟身旁炸响。班长卫国掸了掸身上的泥土和雪花,睁眼看了看,只剩下他一个人能够站起来了。他看了看华伟正在向他招手,已不能说话。

班长卫国走到华伟身边一看,伤情十分严重。他立即叫来担架,要他们立即将华伟送到战地医院。雪还在下着雪花打得人眼睛睁不开

华伟对卫国说,你也负伤了,要去,你去,我在这里守着。

你在这里已无意义了,得赶快走,有我在,敌人就别想上来。卫国坚定地说。哥哥,我是含不得你啊!华伟流泪了。弟弟,有军人在战场上流泪的吗?

我委托你一件事,把我这枚军功章送到我淮阴老家,也好让爹娘高兴一回。卫国说。接了卫国的军功章,华伟便被担架队抬走了。

(四)

卫国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消息是连长告诉华伟的。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那一年。华伟离休以后,写了无数封信去查询卫国的家乡,可一个回音也没有。

66年过去了,老人的心愿一直没有了却,这早已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病。

华伟的叹息声,唤起了孙子的一种想法。孙子对爷爷说,爷爷,我上网给您查询,再请志愿者们帮忙,一定能带来希望的。

孙子,这有可能吗?华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孙子。试试吧!好!

3个月过去了,华伟老人的孙子收到一条信息,上面显示的与老人要找的卫国的家乡和家人完全吻合。

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了。老人坐的车启动了。

卫国的侄儿已是年近80的老人了,见到华伟老人后泣不成声,说,叔叔有下落了,叔叔有下落了。华伟老人从小包中取出一个小铁盒递到卫国侄儿的手中,说,这是一枚军功章。

卫国的侄儿用手轻轻地打开小铁盒一看,只见那枚军功章熠熠生辉。

爷爷,这么多年,您一直不让我们看这个小铁盒,原来藏的是这么大的秘密啊。华伟老人的孙子既惊讶又感慨地说。

是的,这个秘密可以洗清我叔叔那些传说中的不白之冤啦。卫国的侄儿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那枚军功章。

这么多年了,真的难为你们啦。华伟老人把卫国侄儿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谢谢您啊,华叔!您的小铁盒藏了我叔叔的一生啊。卫国的侄儿忍不住流下泪来。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郑重地说,我的任务完成了。卫国的侄儿向华伟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2期)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停后,爷爷一刻也不愿意等待,不顾路滑,急于让孙子开车上路,是想早点见到班长卫国的家人。
B.解放家乡的战斗取得胜利后,经历了多次战斗的华伟又跟随班长卫国投入到海南的解放战争中去了。
C.华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流泪,主要是感动,他和卫国都受伤了,卫国却把去战地医院的机会让给了他。
D.文章的结尾卫国的侄儿向华伟老人深鞠一躬,是感谢其不负重托,时隔多年送来一枚军功章为叔叔正名。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叙述时以卫国为主、华伟为辅,讲述了华伟老人历经半个多世纪寻找班长卫国的家人,终如愿将军功章交到其家人手中的故事。
B.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中间插叙回忆,娓娓道来,质朴的语言中流露出对二人革命友谊和华伟一生信守承诺的赞美。
C.班长卫国教华伟打仗、识字,华伟把母亲煮的20个鸡蛋分给全班的人吃,突出表现了在战争年代战士们所结下的浓浓战友情与兄弟情。
D.小说以“小铁盒里的秘密”为标题,既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与故事的情节相关,到最后真相大白,更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7.文中华伟老人为送军功章,在寻找、找到、见到卫国家人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分析。
8.文中对“雪”的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别有深意,请结合三处划线的句子分别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华、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候。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缺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
B.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
C.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
D.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意为“到”。文中“就温募兵”与《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中的“就”含义不相同。
B.走,意为“逃跑”。文中“布破走”与《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中的“走”含义不同。
C.当,意为“将,将要”。文中“下狱当死”与《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的“当”含义相同。
D.“邑”意为“食邑”,即为古代君主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文中“邑千户”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邑”含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洪识大体,忠心护主。在太祖失马被贼追的危急关头,主动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祖骑,自己步行跟随。
B.曹洪善于利用人脉办事。他凭借与扬州刺史陈温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作战勇敢,能抓住关键。当时大饥荒,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搜集粮食接济大军。
D.曹洪屡建战功。随太祖在东阿征讨张邀、吕布,吕布战败,于是占领了濮阳,并乘势连克十多个县。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
(2)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救帝废后矣。
2023-10-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一、二句表面上看纯属写景,实际上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B.“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风波骤起,和“五岭逶迤腾细浪”所传递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三、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天气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D.“准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愿望,即定要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的风光,去听听“水晶宫”传出的《霓裳》曲。
14.作者张孝祥是南宋豪放词派的奠基人之一,本词虽不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但其语言风格已有豪放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