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期末 2024-02-21 1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带领作用,采用党员联系户、党员积分制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时代新风。

⑥坚守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激活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要从农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涵养乡风文明。积极探索符合农民群众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工作者,走进乡村,观照农民生活,回应农民期待,以持续的文化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以新乡贤为样板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发展良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树正气正民风、以弘扬淳朴的民风影响乡风,实现风清气正。积极开展文明模范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先争优”和“传家规、立家规、扬家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文明生活。

⑦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充分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提升品质和水平。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创造性地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农耕体验、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方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收益。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和桥梁,促进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⑧凝聚乡村人才,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我们要以文化产业为纽带,通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具有各种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关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文化领军人物,以带动乡村振兴。

⑨创新文化业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探索发展多元新型文化业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农业为主导的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乡村文化元素,建立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产业平台,实现对各类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推广和销售,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多元产业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摘编自 2023 年 12月11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内核出现“空心”,是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社会中的“礼俗秩序”开始消解,将不复存在。
B.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古树、古桥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C.新时代的农民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恰当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D.新型多元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强大支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源于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等元素和乡村社会行为规范。
B.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可以帮助年轻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归属感。
C.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和长句,形式整齐,加强语势,强调语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以优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话题。
3.下列选项,不属于“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一项是(     
A.海州“中药炮制技艺”、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等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B.拥有“海鲜之乡”美誉的赣榆海头镇,网红们直播带货,吸引大量忠实的粉丝,收入颇丰,成为当地知名人物。
C.灌云的豆丹、板浦的凉粉、赣榆的煎饼等传统美食打造了地方特色,成为港城一张张诱人的名片。
D.连云港《西游记》文化节、玉兰花花会、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节庆文化,丰富了港城的旅游资源。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证结构。
5.某地准备开展涵养“乡风文明”大行动,但是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提几条建议。
2024-02-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与年轻朋友的通信

王开岭

你问,现在出版物多得让人恐惧,各类推介泛滥,很困惑,怎样算是好书?一个人怎样与一本好书相遇?

其实,适合你的书即好书,能让你心底微笑的书即好书,与你产生“化学反应”并有新物质生成的书即好书。

我提醒身边的年轻人:少接触畅销书和明星书,少亲近浓妆艳抹的招揽和吆喝,别让其占据你的书架和闲暇。因为“畅销”角色决定了其快餐品质,它是为讨好你的惰性和弱点而策划的,不可避免带有粗糙、轻佻、伪饰、狂欢的性能,你会得到迎合却得不到提升。它是产品,不是作品,只能一次性消费。①人生,若能找到一些好书并安置在身边,那就很幸运、很富有,仿佛住在一栋优美的房子里,周围都是好邻居。

生活中可寻一些有鉴赏力的书友,将其收藏变成你的收藏。读书是一种生活,需要孤独,也需要分享,有书友是件很幸福的事。

你说在杂志上读到我纪念史铁生的文字,《那个轮椅上的年轻人,起身走了》,你想听我聊聊,关于他。

史铁生是个灵魂诚实的人,是个涤净了浮华和尘埃的人,是个和宇宙、和自己都有着充分对话的人,其人其作,都是珍贵的精神标本,一个文学和心灵哲学的标本。命运给他布置了作业,他完成了。

他和外界保持了一段距离,从而和生命亲密无间。

他是安静、祥和的,我们充满喧哗与骚动。他是自然水,我们是混合饮料,掺了多少东西,自己也不知道。从未谋面,我一直用心灵感受他的存在,于这个城市、这个时代,空气中都有他的成分,这种成分让我欣慰。他去世后,我体会到了孤单,我觉得空气的成分有一丝变化,这就是他的意义。

你说对我的写作和生活很好奇,我的书你几乎搜集全了,你表达了热爱,你是真诚的,但还是过誉了,毕竟你阅读有限。但有一点你没说错,在题材上,我喜欢“变”。是的,我追求辽阔的视野,并习惯于一种“精致的自由”。

生活,始终诱导我做一个有内心时空的人,一个立体和多维的人,一个耽于冥想、心荡神驰的人。有人说过:你的选题和视角很独特,多为首创,一篇文章换别人可能会扩成一本书,舍不得用完它……②我就用单篇结束,我不爱在一个点上沉溺太久,那样不自由。我的写作有点像散步,喜欢漫无边际、无形无拘的游走,喜欢地形复杂的野地,人越少,事物越多,能见度越高。

媒体是我的职业,写作是我的生活。人和人的差异即在于业余,我曾说,真正的好东西你一定要把它留给业余。千万不要当什么专业作家或职业写手,他们离文坛很近,离文学很远。

一个作家,能不能在精神和行动上与自己的时代缔结一种深刻关系,决定其作品的气象和格局。他要具备两种能力: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你的关怀力越大,越激发这两股力量,爱得越深沉,越能贴身地看清爱的敌人,看清那些威胁美的东西。你就要去抗争,去捍卫这个生存共同体,去保护你所爱的人和事。

鲁迅之伟大,正因为他对“义务”的理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责任,一个人的精神成绩,往往取决于关怀力大小。一个好作家,首先是一个赤子,要发现时代的任务,要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生活态度即写作态度。有次,某报刊请我谈“理想主义”,我举了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在回答为何不出国避难时,他说:“因为这是我的祖国,这儿的人和我讲的是同种语言……对国外那种自由生活,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所以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一个作家,若只沉迷手艺而拒绝时代的订单,那只是个平庸的文匠;一个人,若只有生活理想而无社会理想,是难称理想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不是画饼充饥,它要富于行动,要做事,要追求改变。它要赶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我的第一本书《激动的舌头》出版时,评论人王小鲁说:“他在一个措辞不清的黄昏里,具有罕见的说是与不是的坚决与彻底的能力。他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态和锋利的目光,守护着美与良心。”

抛去形容词,有两个名词他所用是恰当的:美与良心。换言之,审美精神与批判精神,爱与恨。③我离不开这两样东西,每篇都是,每本书都是,每小时都是。

生活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多么崇高的事业和精神征战,都别忘了生活本身,别让生活离你远去,别忘了我们出发的理由……向大自然学习生活,向儿童学习生活,他们是最好的导师。

因此,④我的书架上,我的精神客厅里,有鲁迅、胡适,有丰子恺、王世襄,还有许多植物图谱和童话绘本……他们济济一堂,彼此敬爱。

希望他们,亦能成为你的嘉宾,更希望你能带着神秘的客人,来这儿串门。

搬把椅子,在太阳下读书,真是幸福的事,也是生命最美好的形貌和举止。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你产生“化学反应”并有新物质生成的书即好书,意味着书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适合你的书即好书。
B.“我”提醒身边的年轻人要少接触畅销书和明星书,因为这些书往往是产品,不是作品,不能使他们得到提升。
C.“我”的作品在题材上喜欢“变”,这和“我”追求辽阔的视野,并习惯于一种“精致的自由”有着密切的关系。
D.“我”奉劝年轻人千万不要当什么专业作家或职业写手,因为那样就远离了文学,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是说,就像周围都是好邻居,与好书为伴,能让人生变得幸运和富有。
B.句子②说明相较于他人,用单篇结束,体现我在素材处理上更自由,更胜一筹。
C.句子③表现作者在他的文章中对审美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坚守,对爱与恨的一贯守护。
D.句子④通过列举,表现作者对学习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年轻朋友的美好希望。
8.作者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具备“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课文《我与地坛》表现了史铁生的“爱的能力”,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9.假如你就是信中的“年轻的朋友”,读了王开岭的回信,你怎样理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
2024-02-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游灵岩记

姚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材料二: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节选)》)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盖灵岩谷A水西流B合中川C水入济D琨瑞山E水西北F流入济G皆泰山之北H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帷,像帷帐一样,与《登泰山记》“崖限当道者,世皆谓天门云”中“限”用法相同。
B.溯,指逆流而上,与《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中“溯”词义相同。
C.东南,向东南,与《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中“东”用法相同。
D.稍稍,指渐渐,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辅数十立者”中的“稍”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构思跳跃性较大,这种写法便于多方面地对灵岩进行描写和介绍,使文章内容比较充实。
B.作者通过“积雪”“初日”等意象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的意境相似。
C.姚鼐散文的语言特色表现在寓丰富于简洁,寓工妙于自然,即作者善于以精练的语言描写事物的状态。
D.曾国藩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鼐,表现出崇敬之情,进一步肯定了桐城派思想的现实意义。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登泰山记》)
14.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文学主张,其中“考据”主要指通过资料来考核、证实说明问题。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考据”的具体事例。
2024-02-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南 征[注]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首联用“风急”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
C.《南征》首联诗人借描写南行途中所见的春江哀景来烘托愁苦悲哀的心境,极为沉痛。
D.《南征》中“南征日”“北望心”,把诗人矛盾的情形加以对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6.这两首诗都体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2024-02-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航天英雄王亚平持之以恒地探索浩瀚星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其中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从不同方面对三国时期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2024-0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历来是重神似而轻形似的。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评论绘画不能跟儿童一样认为画得像就是最好的。

进入现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能带来(  )般的观看体验,人工智能技术能根据文本自动生成一件画作,绘画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发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重视写意、重视自我表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从画的内容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视写意的绘画,所画的看似是一草一木,其实表达的是一个精神的世界。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扎根岩石,是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倪瓒笔下的六棵树,劲挺向上,代表的是对君子风度的赞赏。唐寅笔下的秋风纨扇,美人“见弃”,表达了他自己(  )的情绪。这样的画作,给你不仅看了一个场面、讲了一个故事,而且指导你一步一步走入画家的精神世界,并与他产生共情。

品味一幅画,就是品味一个人。无论是欣赏还是临摹某位画家的作品,都是通过作品向这位画家本人靠近。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正确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就是”一词表意丰富,下面两句都有“就是”,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①品味一幅画,就是品味一个人。

②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中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郁达夫《故都的秋》)

2024-02-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被誉为“冬之精灵”。有时鹅毛般的“雪团”落在地上蓬松如棉絮;有时雪如粉尘,细细落在身上都是小白点;也有时如砂糖,落下来噼噼啪啪弹跳开来;有时如冰晶,在路灯下犹如钻石。下雨只有一种,___(1)__。

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雪花,降雪的模样也便不尽相同。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如席子的雪其实并非雪花,而是雪片。一团雪片由少则几枚、多则上百枚的雪花组成,一般来说,这在温度湿度都较高时容易出现。

__(2)__,比如同在零下15摄氏度的环境中,湿度较低的时候会形成宽瓣六瓣雪花,而在湿度较高时形成细六瓣雪花,如果湿度更大,水汽更充沛,就会形成拥有复杂分枝的大雪花。

人们总说,雪花是“六出飞花”,六瓣是雪花统一的特征。实际上呢?不是六瓣的雪花种类也不少。在历史记录中,人们通过手绘记录下12瓣、18瓣甚至24瓣的雪花,它们或是双数,或与6相关。它们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学术界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小刚对问号的使用有些困惑,他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句子都应该使用问号,请你分析这两个句子,为小刚答疑。
2024-02-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个故事,仿佛第一次听过,有一本书,仿佛第一次读过,有一个地方,仿佛第一次走过……熟悉而又陌生,陌生而又有新的发现。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我仿佛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3
作家作品
4
名篇名句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65其他书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