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末 2024-03-13 1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游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民间,兴于先秦两汉。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游侠形象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始于汉魏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6在《结客少年行》的题解中说:“《后汉书》曰:‘祭遵尝为吏部所侵,结客杀人。’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邙。’《乐府题解》曰:‘《结客少年场行》,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按结客少年行,言少年结任使之客。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孤作此曲也。”自汉魏至隋,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虽有所出现,但数量有限,未成规模。到唐初,经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等人的推进,大有发展,至盛唐蔚然成风。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党联朋,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络,并辔以花树下往来,使仆人执酒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句,是这一状况的最好明证。

②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有其特定的原因,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政府制度上的鼓励以及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是游侠诗产生的前提和文化背景。游侠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道家的“独往高蹈”“狂放不羁”的出世风格,实际上,这种道家风格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入世、建立功业的渴望。可谓信誓旦旦,铮铮铁骨。“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王维《燕支行》),未至战场即已想象功业在怀。“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歌行》)的高适,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以“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的气概,“万里不惜死”,以便“一朝得成功”(《塞下曲》)。杜甫称之为“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十三五书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豪迈英勇,盛唐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和刚强劲健的精神内核彰显无遗!这与初唐的哀怨牢骚、中唐的迷茫彷徨以及晚唐的低沉凄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我们认识盛唐诗人文化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盛唐气象下游侠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在追求建功立业的同时,盛唐游侠诗中所表现的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烈追求则是盛唐气象的诗人人格的另一个方面。如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王昌龄“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少年行》),很是放荡不羁。就连人们一向认为,寒酸穷儒模样的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并且还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遣怀》)的铮铮豪言。狂放不羁,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所以后人评价盛唐诗歌总是说“盛唐气象”。

④要之,游侠诗所彰显的盛唐诗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刚强劲键的精神内核、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烈追求的文化人格是盛唐气象的反映和张扬,是盛唐文化特有的文学现象。

——杨金锋《盛唐游侠诗的文化解读——兼谈对盛唐气象的再认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一篇《游侠列传》,而班固的《汉书》作为一部初衷是续写《史记》的史著,也继承了这一内容,以一个儒者的眼光用生花的妙笔为后人生动真实地记录了西汉一朝的社会边缘群体——游侠。相对于极力为游侠找合法地位的《史记》,《汉书》在开头却更多地阐述了游侠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其自战国至西汉的发展演变概况。在班固看来,在春秋以前,即上下相顺、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时期是没有游侠的,游侠的产生是“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的等级制度被打破的结果。这种观点表明了班固撰写《汉书·游侠传》时的基本态度,即对游侠是贬抑的,但班固却并没有因为贬抑的基调而全然否定游侠,一笔抹煞他们的优点,而是仅在文首评论中,用“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真实地描写出游侠的基本特征。

②班固一方面按正统价值观念贬抑游侠,而另一方面却又赞赏他们的一些乐善好施、张扬洒脱的行为,使得他在两方面的张力中,最终找到了平衡,使得他对于游侠的事迹的描写基本采用了中性词,这种平衡也很大程度上带有儒家“中庸”思想的痕迹,应该是受到了儒家提倡的“理性”“理智”思维的深刻影响。可见儒家思想对于班固客观地叙写历史是益大于弊的。

——于艳华《中国古代的特殊群体:游侠——读〈汉书·游侠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游侠产生于民间,兴起于先秦两汉,它虽然是社会中的一个边缘群体,但众多古籍都对它有所提及,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
B.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汉魏时就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规模未成。到唐初因为众多诗人的推进和政治经济等原因而蔚然成风。
C.游侠形象带有道家的出世风格,而实际上,儒家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入世思想,才是他们真正的思想内核。
D.游侠诗要么表现建功立业的精神斗志,要么表现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独立人格、自由的追求,成为盛唐文化特有的文学现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郭茂倩引《后汉书》对游侠形象作阐释时,强调了游侠有结党报怨、年少狂放、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等特点。
B.《开元天宝遗事》以及王维的《少年行》都同时提到了游侠饮酒的事,可见,无酒不侠已成为盛唐时尚。
C.后人评价盛唐诗歌总是说“盛唐气象”,是因为王维、高适、杜甫、岑参等狂放、磅礴、浑厚的诗风所致。
D.班固能在褒贬游侠的过程中找到平衡,采用中性词去描写他们的事迹,儒家“中庸”思想对他的客观叙写应该是有影响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思路清晰,从游侠到游侠形象,再到游侠诗,最后讲游侠精神,体现出作者对游侠文化的深刻认识。
B.材料一中的大量引用,只为证明游侠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盛唐气象中的一枝独秀。
C.材料一第二段先分析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的原因,再对比盛唐与初、中、晚唐诗人的精神斗志和内核,论证有力。
D.材料二在阐释班固对游侠的态度时既看到了他对游侠贬抑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对游侠赞赏的一面,客观而又辩证。
4.《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游侠正体现了这一君子人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

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

问归还什么?

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二十二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五十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三十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

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

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

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

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

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

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头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

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

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

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

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

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

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

友人夫妇,顿时肃然。

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

友人愧曰:“当然当然。”

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

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

青年回答:“三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

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

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

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

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

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

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

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

5.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主要因为这是一块非常值钱的古砚。
B.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固然见他的大智大勇,但这样的大胆冒失,导致有了后来伐树的危险,差点丧失性命。
C.仅为当年的一句托词,青年十几年间,千里迢迢专程来北京归还古砚。
D.小说结尾友人展纸挥毫,题字相赠,与前文冲突,具有突转的戏剧效果。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语言、细节等描写手法塑造了青年谨守信用、质朴淡泊、心怀感恩的人物形象。
B.“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地展开,同时也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C.小说语言流畅,尤其是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华丽的语言风格。
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7.这一晚友人的心情可谓跌宕起伏。请简要概括友人的心理变化。
8.青年归还古砚是小说的主体情节,但小说为什么要花近一半的篇幅,写青年讲述往事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4-03-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乙]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公中:即韩相公仲侈,“中”通“仲”。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B.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C.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D.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动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盟”,两篇选文中均指立督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B.“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C.《过秦论》中“过秦”即“言秦之过”,意为斥秦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包括论政、论史等。
D.敲扑是古代行刑用的棍杖,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东割膏腴之地”相互印证。
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选文乙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
(2)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13.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
2024-03-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助“群鸥”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闲逸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B.颈联写诗人居住偏僻与家境的贫寒,是一种谦逊,也带着一种实在,更表明诗人无法招待宾客的窘态。
C.本诗在体裁上属七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法谨严。
D.全诗语势流畅,尤其是尾联虚词和俗语的运用,质朴自然,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的情调。
15.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3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归宁回来时转述了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表达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描写音乐响遏行云之魅力,《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箫声“舞幽壑之潜蛟”,《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效果“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确信我是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毫无遮拦,这样开阔,这样坦率,只是一个劲儿地绿。天呢,却是变化多端。可能是气候作怪,它常常显得离地很近,有时站在四不靠的草原上,总觉得天还是可以用手摸到的。在大桥上看日落,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红得发白。沉下去以后,天边还久久地染着余光。我便想,那一块天,一定很烫很烫。

那云也奇怪。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像要往上飘,又像要往下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滴得下水来。忽然间,云在空中活动起来,大块大块地往天边滑去,太阳马上就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天也骤然升高了,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儿刷了一笔浓墨。想来那里一定会下大雨,让丰盛的草原畅饮一番。再等一会儿,这一“笔”勾销了,却又在天的另一边,添上了一笔。这看不见的笔挥来挥去,云层就汹涌而来,呼啸而去,忙个不停……

草原,在民族大家庭里劳动着,成长着。草原是那么辽阔,天空是那么明净,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美,那么好。的确,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1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加着重号处的双引号(一“笔”勾销)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他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如果说经史子集为中国的“父亲文化”,那民间故事和歌谣则是“母亲文化”。
D.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更名袭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B.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民族自豪感。
C.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我们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D.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我们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民族自豪感。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草原毫无遮拦,开阔,坦率,一片碧绿。”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3-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跑步是一项大众运动,但也有人担心,经常跑步会造成膝关节磨损等,对膝盖不好,会得“跑步膝”。其实临床上没有“跑步膝”这一概念。_________,一般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此时应注意休息,暂时不要运动,直到疼痛减弱或者消失为止。

专家提醒,无论是跑步还是其他运动,除了选择专业的运动场地外, _________。如,运动前做一些热身运动、运动后做一些拉伸和放松,从而减少运动伤害和受伤几率。若训练不够规范,那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此时有条件的应进行冰敷,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节、预防膝关节损伤?杨渝平表示,膝关节并非靠护具去保护, _________。平时应多训练肌肉力量,以及反应性、灵敏性等等。静蹲是一种非常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具体方法为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呈现下蹲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3-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整本书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本一: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叫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文本二: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虽说太阳落下,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半日,黛玉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打后院子去罢,回头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拿着取笑开心了。”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作者是如何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回答。
2024-03-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对于驾驶员来说,掌握住油门、刹车、方向盘,就成功了99%。意思是,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调整方向,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以上材料对我们青年人如何走好人生路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整本书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80.4梁晓声(1949-)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9-130.65刘向(约前77-前6)  《过秦论》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20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21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六、整本书阅读
220.65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简答(单)
七、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