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浙江专版-语用综合题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3-16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爱呵护,那是香菱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惜她已全然不记得。长大后当被问起父母安在,家乡何处,芳龄几何时,“我不记得了”,她一律摇摇头。从表面看,香菱似乎完全接受了命运,在命运的连番击打下,她被驯化得逆来顺受。可是,我要说,香菱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救赎。

这种救赎,体现在“香菱学诗”那一段。

写诗之于香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磨难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写诗,也许是她绝境中唯一的自救之道,也是她唯一可以全力以赴的事。当她陷入诗歌的世界,如醉如痴,反复吟咏,她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一场场和自己的战争,一次次失败,从头再来,而终于见到光明,是她的一场小胜。在苦难的一生里,她有几回能像这样,感觉到自己,终于不再那么命如草芥,有了表达的可能?

这是香菱学诗的意义,是她对自己飘蓬般辗转一生的命运的抗争,犹如即将坠崖的人,伸出手去够那颗鲜艳的草莓,她终究没有被命运彻底压倒。这抗争,如同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弱,却是她被侮辱与损害的一生里,自己赋予自己的尊严。

1.下列句子中的“别人家”和“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中的“别人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人讲究文明礼仪,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事先告知,不要贸然拜访。
B.剩下的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家的,带走吧,别人家的已经各自认领完了。
C.长期的阅读积淀成就了她的素养,让她成了其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D.人的精力有限,自己家的事尚且打理不清,哪有空去管别人家的事情?
2.文中加点词“一场场”“一次次”和“小胜”,包含了怎样的意蕴?
3.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里“飘蓬”和“草莓”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2024-03-09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4. 按要求作答。

(1)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集装箱是西方人发明的,现在,中国人正在为这一行业作出日益重要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集装箱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在领导这一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中,           。目前,智能集装箱的技术方案已经解决,考验人类智慧的则是,           。这需要更多的全球合作,包括政府间、企业间和非政府组织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如果说《世界是平的》着重在于揭示            ,《集装箱改变世界》则重新揭示出          ,让我们重新认识集装箱这个看似简单的发明对人类的深远影响;同时,这也是对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表达迟到的敬意。

①中国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使命
②在全球化的视角下一个被忽视的伟大贡献
③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如何成为现实
④全球化和新技术对世界的影响及其未来趋势
⑤中国企业有能力成为推动者之一,因为中国已经是集装箱的全球制造中心和航运中心
A.⑤①③②④B.①⑤③④②C.①⑤③②④D.⑤①③④②
(2)小嘉同学是校文学社的负责人,他为号召同学们积极主动阅读文学名著,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但是细读其中措辞,下面画线部分有一处欠妥,请选出并加以修改。

倡议书

亲爱(甲)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校园里,我们诚挚地倡导(乙)大家深入阅读文学名著。以下是我们的三点倡议理由:第一,文学名著汗牛充栋(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精彩纷呈的故事将为你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引领你更明智地面对未来的挑战。第二,文学作品也有对社会的精辟观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你将培养出更加独立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第三,文学名著以其美轮美奂(丁)的语言描绘世态人情,抒写思想情感,读之可以提升你的语文素养,丰富你的语言表达。

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的世界,共同品味其中的智慧和美好。让阅读文学名著成为我们的共同习惯。

校文学社

2023年9月1日

2024-02-16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崇明东滩本是一片(   )的湿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引入了互花米草——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将这里近乎完全变成了自己的“领地”,掠夺了土著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它们急剧减少。___A__,生活在此的水鸟等动物也大幅减少。

人们很快意识到这里生态系统的退化,开始逐步清除互花米草,____B____。然而几年之后,原生植被的恢复效果仍不尽理想,因为植食性蟹类很快就啃食掉了刚长出的幼苗。这些蟹类的主要捕食者本是水鸟,湿地破坏后,水鸟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严重下降。近年来虽然不少水鸟回到了崇明东滩,但其种群难以达到大幅抑制植食性蟹类数量的规模。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修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重引入捕食者可以显著增加植被恢复,但这又难免不增加人兽冲突的可能性。要修复退化的环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运作方式。曾经我们人类自视甚高,大手一挥就毁掉了生态系统的繁荣生机;现在我们终于想起赎罪,那必然不能(   ),耐心聆听和理解自然,它才可能愿意与我们和解。

5.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24-03-09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8.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的三个“各”字在语意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9.请从下列A、B两句中选择一句填入文中画横线处,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A: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B:有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的鼻子和嘴
10.画波浪线语句是先生与他的对话,其中“是陕西”一句未使用双引号,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效果。
2023-11-17更新 | 5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电厂烧煤、汽车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让“天上”的二氧化碳越来越浓,导致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太空扩散,地球的气温便会越来越高。

如果我们使用了可再生能源,         A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油和煤是碳氢化合物,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变成材料来使用。除了需要在未来探寻颠覆性的技术外,目前已知的最佳利用途径,是煤的分质利用。煤不是单纯的碳,煤中的碳氢比是10.8,也就是每10个碳原子伴有8个氢分子。如果用煤当燃料,就相当于把氢也一起烧掉了。煤的分质利用,是把煤所含的碳变成焦炭或半焦,把氢拿出来利用。

那么问题就是,         B         ?如果用来烧,还是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要为半焦找到出路。碳本身也是还原剂,如果把半焦加热到一定温度, 碰到二氧化碳,就会把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 ①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具有一定优势。②中国乙醇的生产量只有200万吨/年,美国的生产量是4000万吨/年。③中国要生产的乙醇,④但苦于没有粮食。⑤如果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做发酵原料,⑥就以免不再需要用粮食制造乙醇

如果摆脱了资源和能源的匮乏,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从化石能源时代进入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届时,化石能源也将迈入从燃料变成材料的时代。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1-11更新 | 7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与一个唉声叹气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唉声叹气起来。足以见得,如何表达情绪,是影响情绪传递的重要环节。

负面情绪的不恰当表达,就如投石入水,会激起涟漪,层层扩大。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家把孩子骂了一顿;;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经过,司机为了避让猫,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正是负面情绪传递的过程及后果。可见,,反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踞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现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得到许多新安慰。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乎于“无是非之心”,远不如改正了好。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

13.请分别指出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踢猫效应”和语言文字运用Ⅱ中“差不多”“口头禅”三处引号的作用。
14.文中加点处用“盘踞”“生长”而不用“出现”,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15.有时看似对立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能表现出丰富的含义。说说文中“平凡的警句”这一表达有怎样的意蕴。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与一个唉声叹气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唉声叹气起来。足以见得,如何表达情绪,是影响情绪传递的重要环节。

负面情绪的不恰当表达,就如投石入水,会激起涟漪,层层扩大。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家把孩子骂了一顿;;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经过,司机为了避让猫,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正是负面情绪传递的过程及后果。可见,,反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情绪方面,①历来就有心宽体胖的说法,②说的是心情愉快,身体自然舒坦。③情绪或多或少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④做好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一目了然。⑤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调整对事物的态度,⑥以求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⑦另一方面,对待已经产生的消极情绪,⑧则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调节纾解。⑨有人喜欢小酌,⑩有人借助休息,⑪有人选择呼呼大睡……类似适度合理的方式,能为消极情绪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

1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7.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07更新 | 10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血脂疾病发病率高,②但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③就血脂而言,也存在很多误区。④第一,认为血脂高是吃出来的,⑤降血脂只要少吃肉多吃素就行。⑥高血脂症虽然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⑦饮食调整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⑧但是有些患者是无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使血脂降至正常水平的,⑨此时就需要服用降脂药物达到治疗。第二,认为高血脂只有胖人才会得。其实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很多体形苗条的人也会得。第三,血脂检查重点关注甘油三酯的指数。临床上常用的血脂检查指标有4项,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人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胆固醇的高低密切相关。生活中,人们常常对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避之不及,事实上,     A     。好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可以依附在脂蛋白上从周边组织进入到肝脏内,继而被代谢分解、排出体外,让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而坏胆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该胆固醇会将自己送往动脉内,容易引起胆固醇在血管内大量堆积, B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里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猪圈、鸡窠,还有个关鸭子的栅栏。露天地放着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砖基土筑,上面盖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还露着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两边是卧房。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明亮亮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

这家人口不多。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闲着。煮猪食,喂猪,腌咸菜,①——她腌的咸萝卜干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筐。她还会剪花样子。这里嫁闺女,陪嫁妆,磁坛子、锡罐子,都要用梅红纸剪出吉祥花样,贴在上面,讨个吉利,也才好看:②“丹凤朝阳”呀,“白头到老”呀,“子孙万代”呀,“福寿绵长”呀。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十五,我一大清早就来!”“一定呀!”——“一定!一定!”

(选自汪曾祺《受戒》,有删改)

20.画横线①处为何在举例中插入“——她腌的咸萝卜干非常好吃”这句话?
21.分析画横线②处“呀”字的作用。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明亮的玻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抓吉镇,是极小一个镇子。

一断一断的,或砖或坯,只有一溜平房。平房之前的土街,不甚宽。走堂堂渔汉,扭俏俏渔婆。也摇鸭,踱鹅,跑狗,慢老者,快孩子,颇不寂寞。天雨了,天雪了,也要落在上面。秋日,湿湿泞泞,(     )一街的黄叶。

土街,其实也是乌苏里江的一段堤岸。临水的一坡,是一排鞠向水面的柳树。这里的柳树,有诗样的名字,叫江柳。江柳的干上,早晨,晚夕,常牵着几只闲船。入冬,便要被渔汉子拖上来,扣在街边。扣船的底上,都要(     )一层茸茸的雪被。很好看,(     )在江边的柳,收不回了,任其冻住。春一到,这柳,那柳,依然要漂亮地(     )给你看的。

小镇的西端,是一片兼作客栈的私家饭铺。我因腰有旧疾,得知那里有领颇热的火炕,经人导引,便歇在那里了。

这饭铺,说来,也是寻常的一家。有客,便是饭铺、便是客栈。单是多些陌生的话,多些格外的风景而已。无客了,淡淡地过冬春更换的日子就是了。

2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落         B.粘         
C.粘         D.落         
24.文中画线部分的遣词造句新颖别致,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①由于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物理知识,②老师教学时往往不解释,③然而解释的也多有误会,④说应该是白烟,⑤李白可能因为欣赏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造成的。

__A__,得先从光的传播说起。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波长不一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当它进入大气层后,会跟空气分子、尘埃、气溶胶等介质相撞,从而产生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成反比,(     )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大气中的尘埃和气溶胶较少,阳光在大气分子强烈的散射下,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有人会问,__B __,李白为何不写成生蓝烟呢?一是很可能李白观看瀑布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香炉峰上气流分子的直径和紫光的波长差不多,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强,散射最多,很容易被人看到。二是相对天空而言,香炉峰距离观察者更近,更容易看到紫光。

25.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6.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7.根据图中信息,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包含并列关系的语句。要求对红光、蓝光和紫光的特点进行比较,表达简洁流畅,符合语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地方有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刚到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报。昆明做小买卖的,也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叮叮糖叮叮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我们有时在松树下捡到很大的成熟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辫,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

2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目的和前提》)
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装在套子里的人》)
C.“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
D.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29.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请从描绘画面、传递情感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动词“击”和“嗑”的妙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条万条,用好人才是第一条。”强国强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以用为本。人才的作用,是在使用中彰显的;人才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体现的;人才的地位,是在使用中提升的。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任用人才。对人才的用与不用、能否恰当使用,直接联系到军事人力资源向实战靠拢、向打赢发力。

人才不是装点门面的“花瓶”,不任用就可能被“”,用不好就可能是“大材小用”。当前,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青年走进军营、进入岗位,但个别单位仍感到人才匮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人欠妥、效能不高。有的抱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观念,以年龄划线,搞论资排辈。有的目光短浅“掐尖子”,会、超前使用。还有的因为人才工作牵扯敏感事项多。怕担责、惧非议,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诸如此类,只会造成人才的“隐性流失”,陷入“人才年年培养年年缺”的怪圈。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如何用好人才,体现的是眼界、魄力和气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当其时,善于抓住人才成长的“黄金期”并大胆使用,在其最善学习、最有精力、最有干劲的时候敢于给重要岗位、棘手任务和广阔舞台。要用当其位,参考资历但不唯资历,注重履历但更重能力,充分考虑人才的工作经历、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等,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位置用好合适的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岗位匹配度。

3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上述新闻的标题的一项是(     
A.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键
B.各尽其能、各宜其位用人才
C.齐聚天下英才,共筑复兴之基
D.盘活人才资源,发挥人才作用
3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一般词语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40.65衔接与排序  得体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5-7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8-100.65一般词语  语句复位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11-1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表达题组
13-15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16-17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18-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20-220.65一般词语  变换句式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23-240.65一般词语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25-27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表格/图表表达题组
28-300.6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炼字、诗眼选择+表达
31-3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概括要点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