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上海 高三 二模 2024-04-03 4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1. 按要求填空。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__________》)
(3)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情景。
2024-04-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2. 按要求作答。

(1)小浦春节请书法社老师为学校大门写了一副对联,以下最符合的一项是(     
A.上联:龙腾九天万物生       下联:凤舞盛世群英会
B.上联:龙岁生辉照杏林       下联:春风化雨润桃李
C.上联:龙岁书声传四海       下联:新年笔韵绘千山
D.上联:龙行春霖滋沃土       下联:师长矢志育新苗

(2)将下列编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地位密不可分,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条件
②始终是东西方联结的桥梁和纽带
③开放伴随着上海作为现代都市的形成
④得风气之先和地利之便
A.④②①③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2024-04-0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引发了全球热议。这款以聊天机器人形式推出的产品,不仅具有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还能根据聊天内容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一样与使用者进行对话,并能在对话过程中完成撰写邮件、创作文案、翻译甚至编程等多项任务。出人意料的“聪明”让它受到了众多企业青睐,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中的效率工具。

②人工智能模型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对大量语言数据和人类积累的图书、论文等知识库的学习,具备了掌握人类海量知识以及理解和表达人类语言的能力。同时,人工智能模型还能持续学习、不断进化。据悉,OpenAI今年将发布经过进一步训练学习后的GPT-4,产品使用效果还会有飞跃式提升。

这次ChatGPT引发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议和关注,关键原因是ChatGPT通过至少五个维度的能力提升,实现初步的“智慧涌现”:1.海量高价值信息的全量在线记忆能力;2.自然语言输入的任意任务和多轮对话理解能力;3.复杂逻辑的思维链推理能力;4.多角色多风格的长文本生成表达能力;5.即时新知识学习应用与进化能力。此外,因为引入了代码作为训练语料,ChatGPT还额外产生了自动写代码和理解代码的能力。

④业内公认,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内容创新,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交流。

材料二

①相对于国内媒体和互联网从业者们对ChatGPT的热衷和追捧,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对ChatGPT的理解要清醒很多。他认为“ChatGPT是一个糟糕的产品,人们真的只是去访问一个有时能正常工作有时会宕机的网站”,因为ChatGPT频繁出现错误,设计简单,还会因访问量过多出现崩溃现象。

ChatGPT越是火爆,越是会暴露其缺点。它不善于追逐最新信息,谷歌和微软都强调,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每次更新信息内容时,都需要重新读取数量庞大的文献数据。因为很难频繁更新,所以模型内保存的信息大多比较陈旧。

ChatGPT给人创造出机器可以复制人类的行为的幻觉,但其输出结果并不稳定,这是它遭到诟病的最大原因之一。

④它既有趣也弱智,尤其是在一些细分领域,看似全知全能的ChatGPT展现出了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一面,它很乐意编造事实或发明参考资料来支持其论点。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科学家吴恩达曾在ChatGPT上提问:为什么算盘比计算机要快?ChatGPT给出的回答是:算盘运算的优势有三点,一是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二是使用机械计算的原理,三是使用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界面。

材料三

最近,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在《纽约客》发布的一篇文章引发关注,他将ChatGPT比喻为“互联网文本的有损压缩图”,也就是互联网所有文本的模糊JPEG。特德·姜认为,“如果一种压缩算法被设计成在99%的原始文本被丢弃后重建文本,我们应该预料到它生成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将完全是捏造的。”ChatGPT保留了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就像JPEG保留了高分辨率图像的大部分信息一样。但是,如果你要寻找精确的比特序列,你无法找到它,你得到的只是一个近似值。

②特德·姜和美国认知科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等人还把ChatGPT描绘成高科技剽窃,它给教育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教授们无法检测学生们的成绩是否是抄袭得来的,所以纽约市等教育机构已经在2023年1月正式宣布了对ChatGPT的禁令。

③如果说人文学者们的批评还是温和的反思,那么现实上演的剧情已经开始为防范ChatGPT们失控敲响了警钟,网络黑客已经开始利用ChatGPT批量生成勒索软件与恶意代码,并进行信息窃取等活动。还有研究者认为,开发者们的偏见导致算法延续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偏见已经显现,比如让ChatGPT创作歌词,其回答中会包含“有色人种的女性和科学家不值得你花时间关注”,而人工智能面临的版权、隐私和诽谤等问题也将在未来显现。

④英国卫报在评价ChatGPT中时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危险不是机器被当作人对待,而是人被当作机器对待。

3.根据上下文,理解材料二第④段中“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含义。
4.阅读材料三第④段画线句,下列对这句话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表明了支持ChatGPT未来发展的态度。
B.这句话表明了反对ChatGPT未来发展的态度。
C.这句话体现了技术时代清醒的人文主义危机意识。
D.这句话表达了对人被当作机器对待的现象的忧虑。
5.不能依据上述三则材料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A.人们欣喜于ChatGPT可以完成“类人”的行为,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B.目前,ChatGPT对于技术使用者提出较高的人文和社科学方面的素养要求。
C.ChatGPT以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持续进化,未来可能给人类带来很多挑战。
D.ChatGPT对提问给出的回答表明它既有广泛的知识,又有独立的价值判断。
6.学校辩论社以“ChatGPT横空出世,是机会还是灾难”为主题开展辩论,甲方持肯定态度,乙方唱衰ChatGPT。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选择一方立场,拟写辩论稿要点,至少给出三条理由。
7.ChatGPT表现出了“多角色多风格的长文本生成表达能力”,如果让ChatGPT合成类似《红楼梦》这样的大型叙事类文学作品,你认为ChatGPT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举一例作具体阐述。
2024-04-0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群山的时间

①在西开河的源头,我聆听到群山的苍郁嗡鸣。

②暮春初夏,莽莽大别山内部,绿意沿529国道七拐八弯地喷射。燕子河、杨家河、老湾、蔡販、后湾、老湾塘、野岭,以及抱儿山茶原产地,诸多蓝地白字的地名招牌在车窗外热烘烘急泻。红黄绿翠白紫,紫白翠绿黄红,一路堆积,彼此交错,仿佛人间的兴衰更替。河柳、枫杨、银杏、水杉、马尾松,各类知名和不知名的青褐灌木,柔叶纷披掩映纠缠,像层层起伏、古老绵延的水绸,波浪般涌来,蓬发出万物奇异的勃勃之力。白墙红瓦的农家院落,墙角偶露的亮红桃李缀在枝头,风吹过,摇晃出一种行将坠落的危险之美。绵绵密密的白亮溪流如针脚扎在群山之中,显得如此荒芜和繁华,或许它将见证此行的际遇。

③沿河而上,铺设不久的狭窄卵石小径,夹道的灌木林晃幻着沉郁。视线里全是望不到顶的幽蓝幕布。山。山。山。树。树。树。树。无边群山中诞生的树木之神,拥有庞阔而寂寥的绿叶家族。树木生长,我几乎可以看见它内部的速度,在靠阳的一面迅疾,在靠阴的一面缓慢。阳面绿光摇曳,炫示、夸张、甜蜜、奔放,树木皆层次丰富,像静矗着的浓艳的彩色壁画——无声奔突的壁画又是活的,里面有微漾的火影溶解,不由分说地,汇入泠泠山溪和人的呼吸……背阴之处让人体会到暗黑滋味——似乎不是那么浓烈的探险,但那阴郁的沧桑仍在幽光交织的林蔓间出没……满山乱石横陈,全被山林掩映,遮不住的高峰巨石,如时间的大手耸立在森森林木间,其雄健之姿和藤柯灌木的阴柔之态互相映衬——时间是动静错杂的绚烂,如泉水幽鸣,苍老和新艳奇妙地共生一处,然而,从泥土深处汲取力量的堆云花朵业已凋谢……

④一些岩石山壁,渗透了不绝如缕、叮叮经年的泉水和泉声,生出的苔藓卑微纤小,几乎无人注意。苔藓密密麻麻,纷披如石头的衣衫,毛茸茸的,在树影婆娑的底层,沉静,淡然。你根本无法计数它们的年龄,一年年,它们聆听着流瀑的诵经之声。

⑤山顶飞瀑如百年积雪忽泻,至潭面又顿然凝固。仿佛探下身子的一条磅礴雪龙,瞬间,又被施予了定身之术。

⑥整个十里溪,如此踊跃的飞瀑难以计数,金蟾瀑、石板溪、玉龙登天泽、青蛇泽、蝙蝠瀑、龙井潭,激水泪流,似乎是书艺的辩证法移植此地——从王羲之到张旭,从柳公权到米芾,其书风均能在瀑布中予以印证:疏密、俯仰、迎让、向背、呼应、参差、疾徐、轻重、欹正……山势用极度简洁又抽象的线条,组合、传达一种深刻和有趣恣肆烂漫、欹侧生姿。臻于自然乃技法消散,文章至妙乃技法消散。技法至高乃无法,随心随性随意,遂山水合一,天人合一,天地合一,思行合一。师从山水自然,或许才能抵达与世界言和的境地。

⑦蹲下身子,又是一大匹落差近百米的白瀑迎候我们,阳光褐红澎湃如金汁璨璨敷于深潭,泛起层层古老而生动的波光。捧掬潭中水,清凉,甘甜。

⑧捕捉不到边际的蓝天底下,是荒寂得只剩浓绿堆叠、黛铁般发黑的绵延群山。蓝。黑。简单粗暴。这时候,一只鹰,像一朵孤零、浓郁的暮云,慢慢地,从绿黑群山背后翻了上来。蓝天之下,绿黑群山之上,这朵暮云般的王者,在巡行疆域。

⑨自然壮且美,但是相对人的生存而言,自然又是如此酷与烈。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

过来还过去,此路不知迷。

(唐·孟迟《徐波渡》)

⑩南北过渡地貌的中国群山,发育出阔美的十里溪,一路奔流至河口集,左纳莲花河,形成西淠河,进入响洪甸水库库区,后与东淠河汇合,在正阳关注入淮河。东西淠河之汤汤大水,使淮河亦蓬勃绵长,两岸沃野百里。淮河界分中国南北,淮河以北,亦是皖地之北。《徐波渡》是南方中国迷离摇荡、山水清嘉的写照。夕光粼粼中,我曾路过六安虎头潭西淠河大桥,见落日苍黄如怀孕的大地溢血,皖北风物有雕版印刷的粗粝,也有茫茫平原一望无际的枯索、寂然。

⑪连绵汹涌的群山皱褶中,这条隐秘古溪,日日被暮霭缓沉入古老、松散的静谧。又日日被新发的松烟和藤萝从清晨挽救。岁月的美囚禁了它,使它与尘世彻底隔绝。我略有担心,在傻傻的原始性被毁灭后,为美而生的它将如何继续存在,成为无限的少数人刻意维修的幽径吗?

⑫在万物归于内心的一瞬,我突然想去古凉州,看无人大地,看风的另一种歌颂。在诗人古马的一本书里——在一碗灯火里啼哭的黎明,白云飞远,马匹走过……看看这一切留下的,未必都是永恒。

⑬在时间的对话里,我是喜欢更呆、更内心、更散漫的——十里溪声……

(选自《散文》2020年9月,有删改)

8.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喷射”的精妙之处。
9.赏析第②段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妙处。
1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的作用。
11.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2024-04-0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___________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④瘿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12.请为甲词补上合适的词牌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B.念奴娇C.醉乡春D.声声慢
13.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首两句写清晨梦醒,“窗晓”表明词人看到明媚的春光。
B.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下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点睛。
14.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2024-04-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自幼书史过目成诵。宣德初授监察御史,三杨欲识其面,令人要之,先生辞曰:职司弹事,岂敢私谒公卿?三杨嗟叹焉。

时中官王振用事,问三杨:吾乡谁可大用者?皆以先生对。召为大理寺少卿。三杨欲先生诣振,谢不可。又令李文达传语。先生曰:德远亦为是言乎?拜爵公朝,谢恩私室,某所不能为也。已遇振於东阁,百官皆跪,先生长揖不拜,振大恨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意,劾为故出。先生廷文,文言囚不服讯;系狱死,先生读《易》不辍。覆奏将决,振有老仆者,山西人也,泣於灶下,振怪问之,曰:闻薛夫子将刑,故泣耳。振问:若何以知有薛夫子?曰:乡人也。具言其平生状。振惘然,立传旨戍边,寻放还家。

③景泰初,起大理寺卿。苏、松饥民贷粟不得,火有粟者之庐。王文坐以谋叛,先生抗疏辩之。文谓人曰:此老崛强犹昔。中官金英奉使,道出南京,公卿饯於江上,先生独不往。英至京言於众曰:好官惟薛卿耳。

④正统四年,南安知府林竿言:比者提学薛瑄以生员有疾罢斥者,追所给廪米。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於廪给糜费於累岁而追索於一朝固已难矣。父兄不能保子弟之无疾,今惩偿纳之苦,孰肯令其就学!上是之。

⑤成化初,谥文清。隆庆五年,诏从祀孔庙,称先儒薛子。

(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有删改)

【注】①三杨:明代内阁重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因为同姓,并称三杨。②李文达,即李贤,明朝首辅,谥文达。③《明儒学案》是学术史著作,列出17个学案,记载210位学者,每个学案都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拥有案序、传和语录。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廷(           )             (2)系狱(           )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振惘然(       )
A.疑惑不解的样子              B.怅然若失的样子
C.不知所措的样子              D.空无所有的样子
(2)诏从祀孔庙(       )
A.遵从              B.祭祀              C.配享              D.陪祭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苏、松饥民贷粟不得,火有粟者之庐。王文坐以谋叛,先生抗疏辩之。
18.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至 於 廪 给 糜 费 於 累 岁 而 追 索 於 一 朝 固 已 难 矣
19.联系全文,概括薛瑄的事迹,分析中官金英称其为“好官”的原因。
20.第②段画线句内容和《明史·薛瑄传》中的记载相似,请比较它们表达上的差异。

时中官王振用事,问三杨:吾乡谁可大用者?皆以先生对。召为大理寺少卿。三杨欲先生诣振,谢不可。又令李文达传语。

——《明儒学案》

三杨以用瑄出振意,欲瑄一往见,李贤语之。

——《明史·薛瑄传》

2024-04-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坦轩记

[明]祝允明

①赐佥苏州卫指挥使司事隆亭华君世宏,以名其轩,乞记于予。坦,安也,平也。尝得其义于孔子之书,曰: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君子以之。又得其义于周公之书,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_______________,幽人以之。又求其义于天地万物,皆然也。惟人也可不坦乎?《书》曰:王道平平。《诗》曰:周道如砥。_______________,有可以不坦者乎?

彼不然者,秦政、汉彻,以求仙并夷,病天子之坦;七雄刘濞之徒,以逆纪兼类,病诸侯之坦;仪、秦、鞅、睢、莽、卓之属,以攘位窃国,病公卿大夫之坦;王衍、宋齐丘之辈,以矫名窃利,病士之坦;以至乎蚩蚩之氓,干纪厉众越分以自恣者,病庶人之坦。皆以坦为不足而抗之张之,以极其私欲者也。然卒之有不贾祸而并亡其坦者乎?故坦不可不由也。

③今华君之才,豪敏而果利,行之必达。其世以孝义传袭甚华,其身受国家三品爵,冠弁金紫,昻然荣其家。广第宅,连阡陌,厚生用,无欲而弗遂。自他人视之,高远阔大,不可易得而兼有也,而皆君之常□。君乃不然,唯执一坦以自居,此其尽道迪吉,度越于人远甚。

④以是日用,而自然其心;宁其行,达其志;申其言,从其家;肥其乡邦,重而尊之。一身泰康,百福应集,盖坦之效大而远也本如是,而君独能获之,君殆知天地万物之道,而周公之所谓幽人,孔子之所谓君子者乎?述之,以赞于久。

(选自《祝允明文集》)

21.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A.矣B.耳C.也D.焉
22.以下句子按顺序分别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居中安下,履道而正者也
②循天理而无外虑,无往而不平也
③由天子以至于庶人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23.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24.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作者对坦轩的命名“以赞于久”的原因。
2024-04-3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5. 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04-0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现代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篇名句默写
2
语言文字应用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85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65对联  衔接与排序选择题组
三、现代文阅读
3-7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8-110.65抒情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140.65秦观(1049-1100)  羁旅思乡
五、文言文阅读
15-200.65史传文
21-240.65应用类
六、作文
25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