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 高一 期中 2019-05-25 3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批评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的、还未有定论的作品和问题,这些是文学进程中的基本肌理,也是一切理论探讨的立足点。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如果不以文学批评为基础,多半会成为空论,而不是有血肉的学问。

然而,很多人做文学批评,缺少对作家整体性把握。仅评一部作品,或者只研究某一个阶段的作品,都不足以看出这个作家的整体面貌。很多人都做贾平凹小说评论,但如果不研究他的散文,对作家的理解就不完整了。如果不能整体性把握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不太容易把文学批评做好。

批评还应有文体意识,也就是说要认识到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批评文章所涉及的很多作品,你也许没有读过,但是他的批评文章也具有独立价值。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你会发现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通信也可当作批评文字发表出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用信息。

李健吾认为,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而最好的批评是既不溢美,也不苛责,“不诽谤,不攻讦,不应征”,维护批评尊严,不以贬低写作者地位为代价,批评者和写作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批评者更应是谦逊的,要有与写作者对话的态度。所以,李健吾的批评是艺术的,语言是真诚敦厚的,他要年轻人都记住考勒几的忠告:“就其缺点来评判任何事物都是不明智的,首先的努力应是去发现事物的优点。”——即为寻美的批评实践,显然更具建设性和创造性。李长之也认为,一个批评家要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批评,首先要有理解力,其次要有褒贬,再次要提出正面主张。可是,现在批评界最活跃的精神,更多是一种“愤”,以否定为能事。由“愤”而流于尖酸刻薄、耍小聪明者,也不在少数。古人写文章,重典雅、讲体统,现在这些似乎都可以不要了。牟宗三说,“君子存心忠厚,讲是非不可不严,但不可尖酸刻薄。假使骂人弄久了,以为天下的正气都在我这里,那就是自己先已受病。”因此,写文学批评应心胸坦荡,存肯定之心,张扬一种生命理想,才能不伤文学,也不伤自己。

批评不仅要呈现一个有体温的价值世界,同时也要创造一种新的批评语言,那种“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的语言——所谓批评的文体意识,主要就体现在批评语言的优美、准确并充满生命感悟上,而不是那种新八股文,更不是貌似有学问、其实毫无文采的材料堆砌。批评是艺术,也有对精神性、想象力和文体意识的独立要求,它也是一种写作,一种精神共享的方式。

理想的文学批评,正是艺术感觉、宽阔视野、通达学识和优美表达的结合。

(2017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批评是有思想的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只针对未定论的作品展开,因此,它是文学领域里理论研究的基础。
B.考勒几与李长之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努力发现作品的优点,视批评为寻美实践。
C.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坦荡的心胸和存肯定之心的素养,还要能够张扬生命理想。
D.文学批评的语言,应该优美、准确,充满生命感悟,不可卖弄学问炫耀文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批评家与批评家、作家间的书信,意在强调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
B.文章先指出文学批评的基础性地位,再针对批评中的问题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
C.文章以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为立论的前提,重点论述批评的整体把握、文体意识等。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阐述文学批评的理想状态,意在引导文学批评健康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对作家的理解才可能是完整的。
B.文学批评不仅要关注所批评的作家、作品,还要提升批评文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C.文体意识可能会催生艺术感觉、宽阔视野、通达学识和优美表达相结合的文学批评。
D.如果文学批评不再“尖酸刻薄、耍小聪明”,批评就会公正客观,受到作家的欢迎。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妖精似的!”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

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受不了了,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设计了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等人物,很充分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在短小的篇幅里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B.小说段落短小,这种写法不仅可使叙事节奏加快,而且有利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描写需要。
C.“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可是“我”自己也说出了不冷静不得体的最后一句话,并因此而受了伤,说明“我”也是个道德素质水平不高的人。
D.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文字间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自觉地思考原因和反思自我。
5.小说中“我”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小说“多余一句话”是指什么样的话?请简要说说出现“多余一句话”的原因。
2019-05-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年近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

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的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在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后,诗人从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创作了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的长诗《向太阳》及其姊妹篇《火把》。这两首喷射着激情火花和理想光芒的名篇曾鼓舞过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艾青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在他的诗歌中,尽管不乏某些或过于切近时事或过于凌虚的篇什,但作为代表他主要成就的诗篇,往往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那种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着新奇的联想、想象而来,组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他在抗战前夜作的《太阳》一诗中写道:“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这融进了诗人深刻的感受和想象,使形象充满血肉,更深刻地显示着光明来自黑暗,需通过流血死亡的代价去换取的生活真谛。此外,艾青还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

艾青的诗歌,艾青的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在于: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加强了新诗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以来自生活又经提炼而成的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以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的创造,和众多的新诗人们一起,巩固了自由诗在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艾青还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诗能面对世界发言,他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

艾青说:“我的一生都在探索。”在漫长的道路上坚持探索、吹号行进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常常会几经斫丧,但终将显示其旺盛的活力——因为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

(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因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能够被人民认可,感到由衷的荣幸;人民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他加以评价,他深为感动。
B.《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之情,为自己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
C.艾青善于从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由此创作的《向太阳》和《火把》鼓舞了不少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D.艾青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是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可以说他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
8.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艾青诗歌的思想成就:一是将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与现实紧密结合,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二是突出地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B.因为他的诗歌中,既有过于凌虚的篇什,又有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的篇章,所以人们对艾青诗歌的评价有褒有贬。
C.因为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所以艾青的诗歌和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
D.“我的一生都在探索”表达了艾青在诗歌领域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艾青积极进取的精神,号召人们像他一样去追求。
9.艾青诗歌的“美学的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大宝,字元龟,其先由温陵徙潮州。政和间,贡辟雍。建炎初,廷试第二,授南雄州教授。以禄不逮养,移病而归。

赵鼎谪潮,大宝日从讲《论语》,鼎叹曰:“吾居此,平时所荐无一至者,君独肯从吾游,过人远矣。”知连州,时张浚亦谪居,命其子栻与讲学,时赵、张客贬斥无虚日,人为累息,大宝独泰然。浚奉不时得,大宝以经制钱给之,浚曰:“如累君何?”大宝不为变。代还,言连、英、循、惠、新、恩六州,居民才数百,非懋迁之地,月输免行钱宜蠲减。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 知袁州,进《诗》《》《易解》,上谓执政曰:“大宝留意经术,其书甚可采,可与内除。”执政拟国子司业,上喜曰:“适合朕意。”

经筵阙官,遂除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直敷文阁、知温州、提点福建刑狱。道临漳,有峻岭曰蔡冈,芜草蔽翳,山石嶙峋,盗乘间剽劫。大宝以囊金三十万,募民抉薮甃道十余里,行者便之。提点广东刑狱。孝宗即位,除礼部侍郎。张浚复起为都督,大宝力赞其议,符离失律,群言汹汹。大宝言:“危疑之际,非果断持重,何以息横议?”未几,汤思退议罢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宰相以财计乏,军储虚,符离师溃,名额不除,意在核军籍,减月给。臣恐不惟边鄙之忧,而患起萧墙矣。”章三上,除兵部侍郎。大宝寻请致仕。督府既罢,撤边防,弃四州,金复犯边,诏思退都督军马,辞不行,上震怒,窜思退,中外以大宝前言不用为恨。寻卒,年七十七。

【注】①懋迁:贸易。②抉薮甃道:伐林修道。③符离:古地名。

(选自《宋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
B.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
C.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
D.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病,即移疾,官员上书称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B.廷试,即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取录的贡士亲发策问的考试,廷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C.《书》,《尚书》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经筵,汉唐以来为皇子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等充任或兼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大宝为人厚道,胸怀坦荡。任连州知州时,张浚谪居于此,别人唯恐受牵连,只有王大宝泰然处之,与张浚之子讲学,并拿出经制钱供给张浚。
B.王大宝关心民生,与民便利。他建议朝廷减免连州等六州每月交纳的免行钱;蔡冈一带道路艰险,盗贼出没,他拿出私财募民修路,方便行人。
C.王大宝学问渊博,通晓经术。知袁州时,他曾进献《诗》《书》《易解》,受到皇帝赞扬,认为可授予内官,后来被授予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
D.王大宝力主恢复,反对议和。张浚重新被起用为都督,他不顾众人议论,大力支持;汤思退建议撤销都督府,极力请求讲和,他再三上奏表示反对。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居此,平时所荐无一至者,君独肯从吾游,过人远矣。
(2)上震怒,窜思退,中外以大宝前言不用为恨。
2019-05-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政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15.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