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0-11-06 2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

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训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阿木提原是吐格曼博依村的贫困户,2016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机,开办起农家乐,第一年就盈利8万元,2018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

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五堡镇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吸引游客,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五堡镇加大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制定各项制度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如今,走进五堡镇,现代感十足的街道,整洁美观的院落,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跃然眼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摘编自《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央广网2019年3月17日)

材料二: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材料三: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乎其火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摘编自《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河南日报》2019年3月15日)

材料四:

2018年10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筑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整合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创新工程中心等校内外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汇聚中外艺术与乡村研究人才,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搭建跨文化的学术平台,开展在地性的学术探讨。

长期以来,学校在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摘编自《植根乡土振兴乡村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重庆首个艺术与乡村研究院》,中新网重庆新闻2018年10月13日)

1.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没有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
B.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
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B.材料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C.材料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材料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疆哈密市五堡镇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B.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是必要的制度保障。
C.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秉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D.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等方面的案例和项目,是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概括分析。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各方面所起的作用。
2020-11-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城谣

席慕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边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注】①焉支:焉支山,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②隘口:狭窄的山口。
6.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是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中“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和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争战不断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城“冷眼看人间恩怨”,它冷峻,无情,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
B.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咏叹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给人以凝重苍凉的感觉。
C.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歌颂长城悠久的历史。
D.诗中的长城。凝聚着民族历史,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
8.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9.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长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2020-11-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灌口:“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单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注]。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辟命屡至,皆不就。久之,为太傅西阁祭酒,拜太子洗马。璪为散骑侍郎,内侍怀帝。玠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玠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临别,玠谓兄曰:“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勉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玠妻先亡。征南将军山简见之,甚相钦重。简曰:”昔戴叔鸾嫁女,唯贤是与,不问贵贱,况卫氏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于是以女妻焉。遂进豫章。是时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国之忠臣,求向建邺。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葬于南昌。

(节选自《晋书·卫玠传》,有删改)

【注】绝倒:佩服不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B.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C.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D.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古代儿童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一般用以借指二三岁的儿童。
B.辟命,征辟的命令。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C.祭酒,古代学官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隋以后一般为国子监之长。
D.京师,首都的旧称,不同朝代所指称的地方不同,文中指当时的都城建邺(今南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玠姿容绝美,名动一时。王济以英俊著称,在卫玠面前却自惭形秽;卫玠到建邺时,因貌美在京师人士中引起轰动。
B.卫玠性格宽厚,颇能谅人。他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如果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C.卫玠擅谈玄理,常有深刻见解。他谈论玄理得到王济、琅邪王澄、谢鲲、王敦等人的高度肯定。
D.卫玠心向国家,忠心耿耿。他携母避难前还勉励哥哥为国献身。他认为王敦并非忠臣,即使受王敦推崇,还是离开了王敦辖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
(2)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
14.卫玠的祖父卫瑾说“此儿有异于众”,结合全文看,卫玠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
2020-11-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濯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红霞、夕阳,点明了送别的时间,第二句写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C.诗歌颈联承接颔联“春草芳”,对仗工整,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D.“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2020-11-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勇于承担责任。
2020-11-02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羲献父子、颜筋柳骨,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__________,也早早地__________“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它虽然不是画,不是舞蹈,不是歌曲,(      )。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      ),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__________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隶书的参差俯仰、楷书的方正端庄、行书的错落有致、草书的__________,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线条是书法艺术家心灵颤动的轨迹,是书法欣赏者心灵触动的凭借。通过书法线条形成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大雅之堂   跻身   因而   天马行空B.大方之家   跃居   从而   信马由缰
C.大方之家   跻身   因而   信马由缰D.大雅之堂   跃居   从而   天马行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多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语病:
修改后的句子:
20.请为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2020-11-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把关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2018-06-09更新 | 6420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II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19年6月10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工作。据了解,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确定的8项国家级一类大赛之一。本届大赛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设置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电工、车工、钳工等4个竞赛职业(工种)。6月至9月为初赛阶段,由各省级团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10月、11月将分别组织职工组和学生组决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总结了玩微信的心得:拜读了太多的人生警句,突然发现不知咋活了;喝了太多的心灵鸡汤,突然发现不知咋过了;了解了太多的养生之道,突然发现不知咋吃了;学了太多的秘诀和技巧,突然发现不知该咋做了……

法国哲学家、散文家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席慕容(1943-)  品味语言现代诗歌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晋书》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概括中心意思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赠友送别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关联词语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得体  表达准确语言表达
220.8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六、作文
230.1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