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文主题 > 青年成长
题型:作文-材料作文 难度:0.4 引用次数:393 题号:1568260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破圈”是近几年网络流行的一个热词。“圈”是什么?通常认为,圈就是认知的集合,就是生活的轨迹与范畴。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看他交往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圈”里以及在所处的圈里的影响力即可。


现在请你以一名大学新生的身份,给你高中时的好友写一封信,谈谈你对“破圈”这个问题的思考及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题推荐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勇敢害怕,中外名人都有过一些思考。有人说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有人说真正的勇敢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还有人说害怕,这是我们惟一应当害怕的东西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你据此并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30更新 | 107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泼其泉源。(魏征)

③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④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

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形成有机联系,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字。
2019-06-20更新 | 14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无是不可以的。可见我们通常所习得的知识,大都始于耳目对外之闻见,再加以分析推理而成。

然而,北宋张载在《正蒙·大心》中认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即有关道德的智慧或是良知是不能仅凭见闻来获得的,需要内心的自省方能感悟。

求知求真,求善求美构成了我们广阔而精微的生命世界。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5-3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