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18-01-15 19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能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
B.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
C.AD病人的Aβ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
D.AD病人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如图所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间隙
C.Ⅰ中枢神经系统 Ⅱ脑 Ⅲ脊髓 Ⅳ大脑
D.Ⅰ特异性免疫  Ⅱ体液免疫  Ⅲ细胞免疫 ⅣB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3.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患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是来自Ⅰ1个体的基因突变
B.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
C.若Ⅳ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有一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
D.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女性都不传递致病基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
③一般情况下,1 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4 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 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的数量比约为 1:1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图位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染色体的部分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2020-12-31更新 | 30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人由于晒太阳皮肤变黑
2018-01-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基因突变 
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互换 
⑤染色体结构变异 
⑥染色体数目变异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⑥
2016-12-12更新 | 6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9. 可产生新基因及可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的分别是
A.前者为基因重组,后者为基因突变B.两者均为基因重组
C.前者为基因突变,后者为基因重组D.两者均为基因突变
2019-06-29更新 | 10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2011黑龙江省哈六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1. 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2016-11-26更新 | 52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丹阳市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012-04-28更新 | 516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3. 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D.基因治疗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4. 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D.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5. 有一种塑料在某种细菌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可以降解,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专门吃这种塑料的细菌的方法是(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6.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2020-04-29更新 | 53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7.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其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有关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2016-11-26更新 | 1110次组卷 | 9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平川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择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抗药性强的家蝇。上述实验事实说明了(  )
A.家蝇的抗药性是DDT使其基因突变的结果
B.家蝇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不是DDT诱导的结果
C.家蝇的抗药性是DDT使其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家蝇的抗药性是家蝇对DDT抗药能力逐代提高的结果
2018-01-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0. 一个稳定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2019-12-27更新 | 25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1. 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各10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如表所示。已知0.9%NaCl溶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
B.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
C.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
D.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