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辽宁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0-14 1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我不去检测,我就没有感染”。面对汹涌的新冠疫情,有些国家政客这么回答。下列观点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抗疫”体现的哲理构成“哲学史上的对子”的是(     
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物是观念的集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 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和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②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是人民的理论,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历史使命
④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7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为历代儒客遵循与推崇。在待人接物上,“中庸”强调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这体现的方法论道理是(     
①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②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与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19世纪欧洲一些神灵研究者声称自己具有让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招魂降神以及点石成金等超意识能力。对这些“超意识能力”评价正确的是(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肯定了人类具有穿越到神灵世界的能力
③无视了物质的决定性          ④说明人类意识具有不受限制的创造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2更新 | 818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做出过“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2022年4月,借助于新测序方法0xfordNanopore和PacbioHiFi,近百位科学家合作完成了首个完整无间隙人类基因组测序,填补上最后8%的空缺,同时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新确认的DNA片段里包含重要的免疫反应基因,它能帮助人类适应和抵御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在预测药物反应方面很有价值。从唯物论角度分析,这表明(     
①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意识指导实践对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
③人们能发现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同样是鲤鱼,南北大不同。北方温度低,可以算是冷水鱼了,口感鲜嫩软筋,河内黄沙多,土腥味轻。但是南方的鲤鱼,因为气候的原因肉质松散,毫无弹性,河道泥多沙少,土腥味特别重。南北鲤鱼之别说明(     
A.人类对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无能为力
B.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2022-07-25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要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①坚持实践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树立全局观念,团结群众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
③重视群众力量,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立足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18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
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
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8更新 | 11867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受疫情影响,一些人滋生出悲观情绪。然而,消极悲观对生活不会有帮助。正像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这是因为(       
①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②量的积累一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4更新 | 654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2年6月新高考浙江政治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1.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楚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kūn)前往赵国搬救兵,解了被围之困。齐威王大喜之下请淳于髡喝酒。淳于髡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齐威王接受了劝诫,决意改掉彻夜饮酒的习惯。下列选项与淳于髡的话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满则溢,月盈则亏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④万物有度,过犹不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9更新 | 9413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为加快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国家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作为重点,并出台政策着重解决清洁能源的利用问题,探索出一条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5更新 | 4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六)(全国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
④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是因为(   
①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
③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促进作用
③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1964年,一个青年给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发表的一篇力学论文中有一处公式是错误的。他没有丝毫恼怒,亲自回信,感谢这名青年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青年将意见整理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这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界限,真理与谬误能随意相互转化
②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爱因斯坦、普朗克、杨振宁……20世纪初期诞生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让物理和物理学家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但最近几十年,能够被全民普遍知晓的名字好像就没有了。在不少人看来,大师的缺席意味着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停滞了,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不懂得(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真理都是具体的
C.认识具有无限性
D.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2022-09-09更新 | 2179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十一 哲学概论与辩证唯物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舟已启程,再楫向“天宫”。千百年来,飞天都是中华民族最绮丽美妙的想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中国人奔赴浩瀚宇宙的步伐从来停止。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将首次进驻“问天”“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测试,气闸舱出舱相关功能测试等工作;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出舱活动:完成两个实验枪14个机柜解锁,安装等工作。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先后突破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进入太空到建速空间站。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短期在轨试验到多人长期驻留停靠的关键技术攻关,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进。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原理,结合材料说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微分别以汉字“冬”和“飞“为主体,利用汉字丰富的表意动能与多变的重塑优势,巧妙地将书法艺术,冰雪运动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具有强大而丰富的表意功能,体现独特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构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识符号、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然而,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汉字的使用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数字化让汉字使用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大大扩展了汉字的表现空间和形态。满足了人们多元、多样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表达:另一方面,粗制滥造,任意破坏汉字形体而成的另类字体,特别是一些拙劣的字体产品被出版、影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使用,给汉字规范化使用带来了新的冲击,有损汉字的规范,戕害汉字美感。



结合材料,请用矛盾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化时代对汉字的使用。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时代内涵、旺盛的时代活力。

材料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文化自觉自知。知道自己有什么家底,家里有什么宝贝,宝贝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对这些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不再“抛弃自家无尽藏,持钵沿街效贫儿”。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通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天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每个对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10-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单题
20.6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单题
30.6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单题
4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单题
50.65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单题
60.8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单题
70.6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80.6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哲学角度考查党史党建单题
90.65新事物的含义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  发展的实质  哲学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单题
100.65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哲学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单题
110.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20.6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单题
130.65实践的内涵  实践的特征单题
140.8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单题
150.65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单题
160.85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单题
二、主观题
170.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材料分析题
180.6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材料分析题
190.85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冬奥会材料分析题
200.4真理的内涵  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材料分析题
210.65实践的内涵  实践的特征  哲学角度考查党史党建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