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1-08 1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鼓励各国人民了解哲学知识、感悟哲学的魅力,使哲学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通过哲学学习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     
①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④哲学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这说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
②世界观是总的观点,方法论是具体知识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9更新 | 515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近年来,科学技术实飞猛进,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加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期。在这场技术驱动的大变局中.有人说哲学是无用的。这一观点(     
①看不到哲学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
②忽视了具体科学的发展器要哲学作指导
③割裂了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④不懂得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进步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下列与“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哲学派别一致的是(   )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下列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有相同哲学倾向的是(     
①“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②“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③“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④“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近日,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能揭开暗物质之谜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④自然界的物质性依赖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从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到再次强调“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其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②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它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贯彻社会历史研究领域
④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     
①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所说的“物质”(     
①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③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④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串思想的链条,强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2022-08-31更新 | 217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又与奥运精神相呼应。“冰”象征纯洁、坚强;“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艺术作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审美标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容源自创作主体的知识和想象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感知和判断。有时候眼见的事物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事物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是具有物质性的客观存在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形成错觉的源泉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特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8-25更新 | 1217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①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③体现了辩证法,但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体现了唯物论,但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的限制B.规律的好坏不同,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同
C.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会受到惩罚D.尊重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22年7月6日,国家三部委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引导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展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聚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哲理能够支撑国家三部委出台该通知的是(     
①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②学生成长规律是我们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依据
③教育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学生成长规律的发挥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9更新 | 20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水资源和发展的关系时,以传统名吃“羊肉泡馍”作形象比喻,强调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让水资源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因地制宜,因时制宜D.尊重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与要求“闯”“创”“干”的哲学依据最接近的是(       
①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②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2更新 | 5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2022年2月,张靖皋长江大桥首根钢管桩顺利打入,标志着大桥临时配套工程水上施工全面开启。大桥连接苏州、南通、泰州市,对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A.可以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间联系的前提
C.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符合人类利益
D.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2-08-03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2022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丰富资源,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湿地(     
①是顺从自然规律、尊重联系客观性的体现
②是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的要求
③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湿地之间的共生关系
④需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做好整体设计和规划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05更新 | 9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22年7月2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习近平重点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清清楚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方的政治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势力留下任何空间。以上态度表明(     
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意义
③联系是普遍的,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④人们应在实践中使主观联系和客观事物相符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8更新 | 246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具有成本小、灵活性高等特点。从分享经济模式中,我们可以悟出(     
①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以丰富事物发展形式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联系的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0-16更新 | 682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7届福建三明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鹿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设立国家公园,改变了过去属地管理下存在的多头管理、交叉重叠、权责不清的问题,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有效维护生态环境。上述做法的正确性在于(     
①克服封闭思想,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②树立系统观念,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③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诗词符合发展观点的是(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2更新 | 2385次组卷 | 23卷引用:课时7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中国社科院发布2022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点状散发的新形势,我们要注重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竞争等方面政策协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材料中可以感悟到(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②立足局部,服务整体,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基于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华为公司作为在5G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拥有多项专利的中国明星企业,频频被美国制裁,华为的发展虽充满挑战,但是它不仅没有倒在美国全面封锁的牢笼中,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华为的发展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新出现的事物,一定是拥有光明的发展前途
④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2022年6月30日,习近平在香港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过去一个时期,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福祉的好制度。这说明(     
①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对香港的未来前景应充满信心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从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角度看,这强调了(     
①创造新的人为联系,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②统筹发展与安全,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
③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旧事物加快转化
④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稳中求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之所以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了条件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如图漫画《拔河》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应该(  )

①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优化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③着眼整体,用整体的发展带动部分发展
④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2022-09-09更新 | 2178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十一 哲学概论与辩证唯物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2022-07-01更新 | 71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与自信,也标志着我们实实在在地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二0二O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说明事物发展的状态及其辩证关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单题
20.6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单题
30.6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单题
40.6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单题
50.65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单题
60.6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单题
70.65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的内涵单题
80.6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单题
90.65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单题
100.85物质的内涵单题
110.4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单题
120.65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  北京冬奥会单题
130.85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单题
140.65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单题
150.65规律的特征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单题
16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活动的特征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单题
170.6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单题
180.65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单题
19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联系的客观性单题
200.65自然界的物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联系的普遍性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210.6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220.6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230.65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系统优化的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240.94意识的内容  新事物的含义  发展的实质单题
25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260.65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270.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单题
280.65联系的普遍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单题
290.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300.85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二、主观题
310.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材料分析题
320.65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材料分析题
330.6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