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13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3年2月,学堂梁子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位于今天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整个遗址面积约12420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出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诗经·魏风》中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诗歌控诉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体现了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以下不属于造成这种不公的原因是(     
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③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观刈麦》写到“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民被逼迫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和剥削
②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被强迫用来缴纳地租
③农民完全没有土地是导致其日益贫困的根本原因
④生产社会化与土地地主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2更新 | 146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宜昌市等3地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某班围绕“到底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中,你认为回答错误的是(       )
①甲同学:资本家的利润来自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工人养活了资本家
②乙同学: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厂才有工人工作的机会,因此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
③丙同学: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一种隐蔽性的剥削
④丁同学:资本家投资获得利润,工人辛苦劳作得到工资,各取所需,相互成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②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能调和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③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为前提的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的目的仅仅是资本家资本积累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逐步完善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国际工人运动得到蓬勃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下列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却愈加高大,历史的车轮正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在前进,这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之所以伟大在于(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④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下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③没有彻底消除人剥削人的制度
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30更新 | 202次组卷 | 24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极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由此可知(     
①科学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世界各国应把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发展道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真理
④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没能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其原因有(        
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愿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②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了。该运动(     
①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
③首次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以失败告终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1更新 | 75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回望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表现
④是为了建立超越阶级的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④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北平诞生,最初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增加了“新”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三座大山的统治被推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①离不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②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得以确立
③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④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5更新 | 1158次组卷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为了学好新学年的思想政治课,想利用暑假搜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及近代西方经济社会的资料,于是列了一张计划表:

社会形态搜集方式资料内容
原始社会参观历史博物馆,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原始人遗留的文字资料等原始人遗留大量文字、绘画,原始人以部落为生活的基本单位
奴隶社会参观历史博物馆,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历史文献、图片资料等天文、历法、建筑、铁农具广泛推广,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封建社会参观历史博物馆,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历史文献、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等四大发明、数学领先西方几百年,医学、天文、历法等成就明显,丝绸之路繁荣。
资本主义社会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历史文献,阅读相关文学作品、观看纪录片等西方资本主义纺织工厂中全体工人占有生产资料,人人平等。
请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指出小明所列计划表中的不当之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3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

如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统计。

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美国

1次

2次

2次

1次

1次

日本

-

2次

2次

2次

1次

联邦德国

-

2次

2次

2次

1次

法国

-

2次

1次

1次

1次

英国

-

2次

2次

2次

2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对资本主义未来的认识。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早期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中写道……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革命的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空想,只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封建制生产关系单题
2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3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4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单题
5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60.6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单题
70.65共产党宣言单题
8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单题
90.85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8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单题
110.94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单题
120.8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30.94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40.94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16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材料分析题
18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分析题
190.85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材料分析题
200.6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