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A卷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3-11-05 7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民营经济需求出发,围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共提出8个方面31条具体举措。《意见》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意见》的出台体现了(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正确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大米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压倒性的地位,我们的餐桌上永远少不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然而,在我们都开始吃饱之后,米饭却开始陷入“漩涡”中。关于米饭的说法层出不穷,譬如说“大米没营养”“吃米饭会导致糖尿病”……大米、米饭真的有问题吗?实践证明,有些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由此可见(       
①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②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④认识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22年秋季开学起,《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劳动课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一些中小学在“开学第一课”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等活动,还有一些学校直接将“开学第一课”搬到了农田里。这些做法(     
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②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③为学生提供了直接获取劳动知识的途径
④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要举措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天文学家最近在附近的星系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的全新行星。它只有186万亿英里,也就是31光年远。这个有趣的球体是西班牙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天文学家在的一架望远镜中发现的,这是一项致力于寻找300颗矮恒星周围的行星的长期研究的一部分。材料表明了(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
③符合客观事物的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
④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6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习近平说,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我们要自觉遵循
③历史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只要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就能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05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30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按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出户的,应按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届时,遛狗不拴绳或不佩戴犬牌将涉嫌违法,将不规范遛狗行为纳入法律体系是基于(     
①价值判断对价值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②维护人民的一切利益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喀喇昆仑戍边烈士陈祥榕生前的战斗宣言。在边防斗争中,陈祥榕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中央军委为他追记一等功。作为边防军人,他们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这告诉我们(     
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推动作用
④一个人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对未来道路的选择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似乎成为历史演进中的一条悲情“铁律”。中美之间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应控制利益分歧,增扩合作空间,朝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努力,开辟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我国(   )
①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审时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        
③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 
④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其重要文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强调,继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的是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基于(     
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解决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国家治理效能更好地转化为制度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7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快不快”转向"好不好”“强不强”。这是因为(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
D.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舒适区是一个人感到自在的范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增加人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应激反应,人的工作表现将会得到改善,工作技巧也会被优化。所以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冲越拉伸区,接近困难区。这对我们人生的启示是(     
A.要在不断的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B.只要勇于突破自我就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C.挣脱原有客观条件的束缚才能有所作为
D.要实现个人的成长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3年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齐“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换一种方式学习诗词,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用科技手段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④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8更新 | 1701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村B”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于2023年4月至7月举行。超过65个文化项目在中国上海、沈阳、武汉等2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以此呈现中法两国在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①促进中法文化相互借鉴,以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②推动中法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加深对法国文化的认同
④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以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5.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七十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一面永不褪色、光芒永存的精神旗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勇毅前行。赓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助于(     
①坚定历史自信,为民族复兴增强精神力量
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③厚植家国情怀,铸牢理想信仰的物质根基
④推进理论创新,丰富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1更新 | 115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6.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本次亚运会开幕式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绘出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韵的动人画卷。从中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文艺创作者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造
④我们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垃圾的处理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但会带来二次污染,也有种种技术难题。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管理上获得很大成功,上海市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实施以来,也取得明显成效。


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变化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两个多月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奉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文化景观石、地面投影等,让诗词文化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博物馆红色资源的打开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井冈山的红色历史,在旅游中感悟井冈山精神,涵养文化自信;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古老的长城关流光溢彩,充满西域风情的胡旋舞尽显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之美,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101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2296名党代表由全国各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他们中很多是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在这些杰出代表中,有带领乡亲们奔向幸福的“新农民”朱霞;有求精争当先锋,创新攻克难题的钢铁工人唐笑宇;有铸强国利器,护万里海疆的科研工作者王军成,有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立志做山村学子的“引路人”的刘秀祥……尽管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身上具备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攻坚克难,自强不息,一辈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无畏、无怨、无悔。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在这些二十大代表的身上你能得到哪些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这里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州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安和红旗渠的文化意义。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全球网友通过中国“野象旅行团”影像纪实,看到小象落草降生、象群来到居民院子用长鼻子打开水龙头排队喝水,看到当地政府及时疏导、沿途居民友好相让,象群在绿水青山之间安然北上……镜头里的象群悠然自得,百姓脱贫后生活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许多优秀影像作品,有的以纪实手法,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中国发展的奋进之路;有的以科幻题材,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同舟共济的互助理念;有的以动漫形式,扎根传统沃土,传播民族文化……这些作品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更多人喜欢聆听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为影像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提三条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时事政治
3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2023年7月单题
20.65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认识的含义单题
3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单题
40.85物质的内涵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实践的基本形式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单题
5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单题
6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单题
70.65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单题
80.85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单题
90.8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单题
100.8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单题
110.85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主客观因素单题
120.65大众传媒  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单题
130.65文化的作用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单题
140.8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单题
150.94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文化角度解读抗美援朝70周年单题
160.65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023年杭州亚运会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分析题
18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材料分析题
190.6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党的二十大材料分析题
200.65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角度考查党史党建  文化的功能材料分析题
210.65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文化自信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