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山东 高二 期末 2024-01-15 2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与古圣先贤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十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激发了观众的情感认同,获得广泛赞誉。该节目的成功得益于(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契合时代需求
②创新形式,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全新文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3年6月8日,“丝路瓷缘·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在江西省隆重启幕。展览中,20件来自敦煌的高保真复制藏品集中展出,60件景德镇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敦煌壁画主题瓷画荟萃一堂,以现代陶瓷语汇诠释敦煌壁画新貌,为观众带来一场古今融合的艺术视觉盛宴。“瓷画艺术展”成为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这表明(     
①丰富的文化内容展现厚重文化载体
②文化交融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发展要在融通资源中不断创新
④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许多传统手工艺产品是非遗文化,编织、刺绣等对农业、林业等各种资源进行创新性加工。这类非遗的物质化成品,仍然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有广泛的需求和很大的市场。偏远乡村贫困人口通过掌握非遗技艺开展生产活动,的确可以为脱贫致富提供推力。

“非遗扶贫”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发挥了文化消费对脱贫的基础作用
②激发了非遗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
③拓展了非遗文化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④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质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村B”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乡土文化的发展(     
①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
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
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中国京剧》作为国家京剧院与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国粹京剧美学第—IP,将颜色与剧目、场景相结合,打造四款东方美学京剧色:天女粉、三娘青、桂英蓝、莺驾红,用更年轻、更潮流的方式,传承经典国粹文化,展现京剧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传递东方美学概念,带领传统京剧突破壁垒,赶上国潮发展快车。由此可见(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焕发新的活力
B.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可以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C.经济对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D.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龙舟竞渡是湖南汨罗江畔一项历史悠久的端午活动。按照汨罗传统龙舟风俗,龙舟队在参加比赛前,会举行祭龙头、龙头点睛、龙舟上红、龙舟下水等一系列仪式。弘扬“拼搏、爱国、团结”精神的赛龙舟,已成为让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载体。龙舟竞渡活动(     

①体现水乡儿女对乡土的依恋、对传承的坚守、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②兼具传统文化与体育竞技之美,将文化认同与竞技精神相融合
③发挥了民族文化在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中的决定作用
④既让人们感悟到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23年7月,南宁方特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东南亚泼水小镇”,并开启三大风情泼水主题区域,深度还原异域泼水节氛围。身着节日盛装的工作人员与游客们泼水互动,送上最圣洁的祝福,游客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道的东南亚泼水文化,迎接盛情“洗”礼,感受东盟各国人民热情奔放。这一活动吸引了区内外大量游客,带动了南宁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A.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可借鉴和认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中有5部中篇小说:《红骆驼》致敬核工业事业中的无名英雄,《荒野步枪手》以节制明快的语言塑造了当代军人的个性形象,《过往》以其独有的故事张力诠释了人性的美德和宽恕的力量,《荒原上》粗粝有力地展示了青春和生命的新鲜质地,《飞发》通过日常生活史的考证写出了个人命运与香港的精神风貌。这些获奖作品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坚持文艺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④追求作品形式创新,彰显独特的艺术气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历史不会忘记,是7万群众10年艰辛的付出,修成了红旗渠;是几代林场人,将塞罕坝从荒漠变成了森林;是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将南海边的那个“圈”变成了世界瞩目的经济特区;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国一天一个模样……这印证了(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②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熔铸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之中
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精神支撑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央视春晚的“一带一路”主题创意歌舞节目《节日》荟萃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让观众领略了异国文化的多样魅力。《节日》的成功说明了(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②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我为主       
④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苏州博物馆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主题活动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艺术展”。展览围绕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与文献三方面展开,汇集了116件(套)珍贵书画与文献,并展示了复制的敦煌石窟。1:1高保真复制的敦煌275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艺术。苏州博物馆举办该活动旨在(     
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②开发文化旅游,打造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
③把握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民族性
④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9更新 | 2978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