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1-09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政治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为何来自欧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发扬光大,却在欧洲式微?近代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原因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情怀与社会主义高度契合;换句话说,中国有着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文明土壤和政治社会土壤,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备高度的灵活性
②中国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同质化的文化
③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引发中华民族的强烈共鸣
④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相呼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大工厂”“新机器”是20世纪50年代的关键词。这一时期(       
①国家由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
②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对这种趋势认识正确的是()
①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完全依附于地主 ②生产效率提高,促使生产关系调整变革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雇佣关系日趋普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社会主义发展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也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成功推进和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材料说明(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②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实现理论到实践的不断飞跃
④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我国的成功密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0更新 | 326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口号是“多快好省”,后来变为了“调整巩固”;改革开放后,我们“力争上游”,“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在又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经的“黑猫白猫”,现在既要“抓到耗子”,又要“可持续性发展”。一个口号,一段时间,一个时代。这表明(       
①文化需要鲜明表达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       
②每个时代的口号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深深相关
③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烙印深刻       
④以上口号折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12-28更新 | 3045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雇员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通过让雇员持股成为公司股东,使雇员产生责任感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雇员持股计划(     
①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②能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未改变广大工人被剥削的经济地位
④某种程度上使工人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2023-12-02更新 | 133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同学的评论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①甲同学: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②乙同学: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进步
③丙同学: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生活资料   
④丁同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0更新 | 311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30更新 | 1609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仅仅用了4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原因在于(  )
A.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B.国家不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C.个体农业经济不需要组织起来
D.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资本主义阵营转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科学论证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理论来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五四运动(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够彻底
③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雇佣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雇佣工人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2023-12-10更新 | 489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当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数字技术驱动资本增值和社会发展的数字资本阶段。数字资本是一种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而形成的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的资本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形式上改变了资本主义增值载体和实现过程
B.一定程度上弱化工人在剩余价值上被资本家的剥夺幅度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随着人工智能主动创造性的迸发物质财富的大量创造,有利于遏制生产相对过剩
2023-11-08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靖江中学、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应不一致的是(       
A.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依法治国
B.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C.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3-01-10更新 | 2697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16.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这是因为(     
①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②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民营经济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④民营经济在稳定居民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01更新 | 145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素质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沉锚效应”是指在不确定情境的判断和决策中,人们的某种数值估计会受到最先呈现的数值信息(即初始锚)的影响,以初始锚为参照点进行调整和估计,由于调整的不充分,使得其最后的估计结果偏向初始锚的一种判断偏差现象。“沉锚效应”是商业营销上十分常见的现象。下列场景中没有运用“沉锚效应”的是(     
A.服装店销售员在顾客进店时询问“您需要买衣服吗?”
B.电器商场经常在高端品牌周围放置一些普通品牌产品
C.体育用品专卖店把标价由“原价299”划一杠,改为“现价199”
D.在奶茶店里,店员不是问“要哪种杯型”,而是问“要大杯还是中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